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呼声”作为“改革哨声”,从“点”上发力,让全面深化改革有“度”可循。
以“察民情、解民忧”为出发点,明确改革目标,让全面深化改革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深度”。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察民情、解民忧”的出发点,明确改革目标,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既体现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又蕴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内涵。改革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之上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的动力源泉。在制定改革政策时,要突出民生导向,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改革也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还需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推动改革为民的强大合力。
以“优服务、提效能”为着力点,创新改革方式,让全面深化改革兼具“服务精度”与“落实力度”。改革为民,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创新的方式和务实的行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优服务、提效能”的着力点,不断创新改革方式,提升服务精度,加大落实力度,确保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要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在改革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改革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通过改革实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听民意、汇民智”为落脚点,畅通改革渠道,让全面深化改革兼具“参与广度”与“共享深度”。改革为民,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听民意、汇民智”的落脚点,畅通改革渠道,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改革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革举措符合人民群众意愿。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为改革建言献策。同时,要注重改革成果的共享性,确保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还要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和坚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