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在“去有村的地方”的声声呐喊中,我回到“湘江入湘第一县”这片故土,走进了蕴藏儿时回忆的南部小镇,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山海自有归期,仲冬暖阳把思绪带向过往,二十年山乡巨变,从前我在这里踏入校门,如今又在这里走进村门。百余天一晃而过,到村光阴易逝,在回首“来时路”中体悟“变”与“不变”,秉持“恒心”、葆有“初心”、淬炼“匠心”,在履职“乡关路”上破浪前行、赓续奋斗、回馈桑梓。
踏上泥水到水泥的“生态路”,变的是家乡的“山高路远”,不变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山清水秀”。以前进村要过一条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的泥土路,晴日尘土飞扬、雨天湿滑难行,却连通着村子和外面的世界,承载了村里人太多的梦想和希冀。如今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到村入户,太阳能路灯安装在门前屋后,出行返乡的乘车体验好了,天气对农产品运输的限制少了。一方面,随着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加深,政府关停高污染企业、打击非法采矿采砂、禁止乱砍滥伐,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净河清滩、扬尘治理等工作,小镇的原生态之美得以保留。另一方面,得益于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村里建起了排污管道,开展了厕所革命,用上了垃圾转运车,渐渐撕下了“脏”“乱”的标签,同城里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小,离和美乡村的目标越来越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离不开历任镇村干部的接续奋斗,体现在通水通电的跋山涉水中、抢收抢种的争分夺秒中、防汛抗旱的日夜坚守中,唯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一件一件见实效,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真正做到“点亮百姓门前灯,铺平群众回家路”。
迈步温饱到小康的“民生路”,变的是乡亲的“急难愁盼”,不变的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排忧解难”。以前逢农历的三六九,家乡才能赶集,在黎明时分,挑着自家种的蔬菜瓜果而去,载着必需的生活用品而归,倘若需要购买电视机之类的电器,还要乘大巴到镇里县里去预定。如今“网上赶集”在家乡流行起来,消费品两三天快递到村,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送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从前的家乡,每家每户都为了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辛苦奔波,不少村民常年背井离乡。现在家门口的条件好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的村民多起来了,有的走上了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有的通过直播带货推介农特产品,有的办起合作社流转千亩稻田开展规模化经营,有的投资黑山羊养殖、加工创立了龙头企业……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从温饱到小康,从脱贫到致富,乡亲们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小日子”渐渐好起来,这正是无数默默坚守一线的“奋斗者”,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一意为民造福的结果,唯有沉下心来向下扎根,牢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着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乡亲们的高品质生活。
奔向学生到助理的“赶考路”,变的是自我的“角色定位”,不变的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开拓进取”。过去求学时导师教导我要多读“有字之书”,在文献阅读、论文撰写、组会汇报中提升科研素养,时刻保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如今乡村的广阔天地恰似厚重的“无字之书”,应在文件落实、稿件报送、矛盾调解中锤炼工作能力,“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同样容不得丝毫懈怠。从“见证者”到“建设者”,到村任职选调生这条“赶考路”跨度大、坡度大、收获也大,值得“蹄疾步稳”奋力跑出加速度。到村工作后对“三农”的感知要远比实地调研、暑期实践来得真切,我怀揣“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的理念,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发挥专业优势,在开展村情调研中了解情况,在分担工作任务中掌握方法,在参与纠纷调解中融入集体,在挨家挨户走访中增进感情,履行好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职责。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唯有加速从“在外面念书的大学生”向“在屋里做事的小伙子”的转变,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浸润田野,日有精进,耕耘不辍,才能把“做好基层服务”这篇论文写在家乡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