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健全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机制,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培训。党员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是情感与精神的深度触动,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点燃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引领党员在实践中砥砺前行,为党的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在“为何教”上“用心”精准定位需求,以科学规划解锁党员教育“内容秘诀”。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修养、激发内在动力。在“为何而教”上,必须“用心”思考,精准把握党员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要深入调研,精准定位党员的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党员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成长期望和困惑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教育内容,确保教育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同时,要注重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纳入教育内容,引导党员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党员教育体系,确保党员在不同阶段都能接受到适合自身需求的教育。
在“为谁教”上“用情”倾听党员心声,以回应成长解锁党员教育“厚爱秘诀”。党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党员、促进党员成长。在“为谁而教”上,必须“用情”投入,真心实意地倾听党员的心声,回应他们的成长关切。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反馈机制,鼓励党员对教育内容、方式、效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育服务,针对不同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资源和辅导支持。在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年轻党员和基层党员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要加强党员教育的情感关怀,通过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方式,帮助党员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用情”教育,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在“怎样教”上“用力”创新方式方法,以强化实践解锁党员教育“质量秘诀”。党员教育质量是衡量党员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教得更好”上,必须“用力”实践,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强化实践锻炼,提升教育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通过在线学习、远程培训、互动研讨等方式,拓宽党员的学习渠道和视野。同时,要注重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加强教育评估和监督工作,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党员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通过“用力”实践,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