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昔日留学生,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回到祖国,心中报效祖国的信念从未有一刻动摇。今年,我毅然决然地投身公务员队伍,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开启了“海归”小郭的基层“闯关”之旅。
从“心有戚戚”到“矢志不渝”,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勇闯“思想关”。初入职场,本以为能凭借专业所学迅速大展拳脚,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闷棍”。组织工作严谨细致,各类流程、规定纷繁复杂,望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我心里直发怵。然而,一次偶然翻阅党史书籍,看到先辈们为国家建设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我深受触动。自那以后,我决心改变。文字材料撰写不顺畅,我便不断研读优秀组工文稿,剖析结构、积累词句,从模仿到创新;面对组织工作的专业术语一脸懵,我就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虚心请教,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衔接生硬,我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本地组织工作案例,尝试将理论融入实践。当我撰写的材料得到领导表扬、能熟练讲解组织工作流程时,我找回了自信,初心愈发笃定,深知脚下之路虽崎岖,却意义非凡。
从“初来乍到”到“打成一片”,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攻克“信任关”。刚到组织部,同事们看我这个“海归”,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疏离。为了融入这个集体,我主动迈出第一步。同事工作忙不过来,我主动帮忙分担任务,不管是整理档案、统计数据,还是筹备会议,都干得一丝不苟;遇到业务难题,我不再独自苦思冥想,而是拉着大家一起研讨,分享我在海外学到的新思路、新方法,也积极汲取同事们接地气的本土经验;单位组织活动,我主动请缨当策划,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让活动精彩纷呈。渐渐地,同事们眼中的我不再是那个带着“海归光环”的陌生面孔,而是贴心可靠的“小郭”。“小郭,这次的党建宣传方案你牵头弄。”“小郭,周末一起打球去啊,放松放松。”“小郭,我家孩子报志愿,你给参谋参谋海外院校咋样。”这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我明白,我已真正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收获了珍贵的信任。
从“纸上谈兵”到“游刃有余”,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突破“本领关”。本以为手握公共管理专业“利剑”,能轻松应对基层组织工作挑战,可真上手才发现困难重重。干部考察评价如何精准到位、党组织建设怎样因地制宜、人才引育留用如何突破瓶颈……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我这个理论派一时慌了神。起初,面对复杂任务,我照搬书本理论,给出的方案不切实际,领导摇头,同事无奈。吃了几次闭门羹后,我开启疯狂学习模式。跟着前辈深入基层调研干部表现,掌握一手资料;参与党组织示范点打造,了解本土需求与特色;钻研各地人才政策,结合本地产业优势谋划引才路径。“李哥,咱社区党组织可以结合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活动阵地。”“王书记,根据咱们产业发展方向,联系下这几位对口专家,争取引进来。”如今,我已逐步成长为能从容应对各类难题的组工新兵了。
回首这段基层组工时光,恰如李大钊先生所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愿扎根这片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愿更多“海归”同仁能汇入基层建设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一路奋进,书写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