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川流不息,2024年倏忽而去,2025年如约而至。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回望从繁华都市来到乡村田野这个“第一课堂”,有方言不通的“无所适从”,有潜心钻研的“全情投入”,有热辣滚烫的“为民服务”,一点一滴“看得见的变化”让我在坚守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迈向2025年,请你怀揣梦想,坚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请你稳扎稳打,继续向前,不负这伟大时代!
请永葆“一片丹心映山河”的“赤子之心”,百折不挠“守初心”,争当勇往直前的“追光者”。回想盛夏时节,“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的“选调生”从喧嚣的繁华都市来到宁静的乡村田野,面对晦涩难懂的方言、纷繁复杂的工作内容、水土不服的生活情况,我手足无措、惆怅迷茫,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不禁开始扪心三问“为什么来到基层?”“来到基层能做什么?”“能在基层改变什么?”为找寻答案,我借助政策宣传、走访入户等契机,走向田间地头,踏入房前屋后,用“蹩脚”的方言与村民沟通交流、调研村情民意,用“接地气”的方式付诸实践实干,用“真性情”的态度做好群众工作,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新的一年,请你继续以热爱之心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一句句“搞莫斯”“你是哪个岔滴”“蒜鸟蒜鸟”的湖北方言中“渐入佳境”,褪去“象牙塔”中的“书生气”,在“第二故乡”寻求扎根基层、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的“最优解”,践行“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初心使命。
请永葆“肩鸿任钜踏歌行”的“炽热之心”,勤奋好学“增才干”,争当勇往直前的“实干家”。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尽快“深扎土壤”,融入“乡村田野”,积蓄“奋进力量”,我全方位了解村湾的历史沿革、人口情况、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社情民意等各项信息,从“外地人”变为“自家人”;全身心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户收入测算、清洁家园行动、共同缔造活动、耕地恢复、森林防火、“两保”征收等一项项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实事,从“研究生”变身“小学生”……在解决矛盾纠纷中“摸爬滚打”,在直面困难中“强筋健骨”,在解决困惑难题中“充电蓄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新的一年,请继续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务实态度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值,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步伐为基层治理提升效能,以“空杯”的心态和“赶考”的姿态扎扎实实在基层沃土练就“统筹各方”的过硬本领,努力实现“门外汉”到“多面手”的蜕变。
请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我之心”,自始至终“讲奉献”,争当勇往直前的“勤务员”。2024年,“基层小白”在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等诸位“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下,把群众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遇见疑难杂症群策群力,遇见矛盾纠纷不推不躲,让“问题清单”转化为“效果清单”,深入群众身边,走遍全村6个自然湾,355户1230人;积极引导村民创新思维,探索多元化发展渠道,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定期与群众团团围坐,召开“屋场院子会”,搜集基层治理“金点子”……“我听懂医保政策了”“谢谢你帮我交电费”“妮儿,在这吃饼子”,从一声声热情而暖心的问候、一句句亲切而质朴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乡村“烟火气”和“氛围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5年,请继续在驻村的日子里脚踏实地,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精神,做一“沉”到底的实干型选调生,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感到好办事”“把群众的事办好”,带动老百姓在新的一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