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的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一经播出就迅速冲上热搜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系列专项整治、鲜活数据,向社会传递出群众期盼处,就是工作发力点的信号。因为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群众身边延伸,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深刻反映出反腐败斗争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也是关系民心的最大政治。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选调生,更应该借此契机深刻领悟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初心和使命。
时时刻刻不忘“我是谁”的关键定位,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心”,确保走得再远也不忘为什么出发。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党员干部已经忘却初心,从“将学生餐费揣进个人腰包”到“项目招标验收全流程走后门”;从“开假票蒙骗群众”到“给亲戚违规分配住房”,一些党员干部将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了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开始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利益。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谁把人民放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心上。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更应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工作中坚决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真正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本职工作中。
心心念念牢记“为了谁”的根本目标,秉持“但得众生皆得饱”的“为民之责”,确保走得再久也牢记向哪里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专题片披露的情况看,一些党员干部从“小事小节”上的放任自流,演变成为“大是大非”上胡作非为。这说明作风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党员干部应当恪守为民职责,以“不以物喜”的豁然心态排除思想杂念,杜绝权力寻租,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时刻牢记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作为刚入职的青年干部,更应该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系好第一颗扣子,确保成长不走歪、道路不走偏。时刻牢记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事事处处知道“依靠谁”的力量源泉,践行“化作甘霖润九州”的利民之举,确保走得再高也知道以什么为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青年干部更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学会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勠力同心,形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