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年度足迹”:行程万里 此“念”不变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 孔兰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历时30多天,走过12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书记的年度足迹,印刻在春耕抽绿的田、川流不息的港、幸福和谐的家、澎湃动能的厂……这一路的行程,处处彰显出始终不变的“心心念念”,为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前行方向。

“总把民生心底系,愿为黎庶踏征程”,“年度足迹”里有念兹在兹的“百姓冷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百姓冷暖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2月在天津指出,“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6月在宁夏强调,“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月在甘肃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只有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让党的事业枝繁叶茂、根基稳固。从“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到“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人生最美妙的事情”的廖俊波,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真谛。党员干部要将民生置顶,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始终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乡途筑梦通富路,沃野凝心绘锦绣”,“年度足迹”里有念念不忘的“乡村振兴”。“农,天下之大本也。”从湖南的稻田到甘肃的苹果园,从福建的渔港到湖北的蔬菜长廊……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总要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并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精准开方。“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拼图。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做足“土特产”文章,培育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农村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到文化广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每一项都要做实做细,让农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年度足迹”里有时时挂念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驱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核心动力,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密钥。在福建,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安徽,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湖北,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2024年,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重点课题。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打造创新联合体,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聚焦关键“赛道”,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强化战略布局和技术攻关,努力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

“古韵遗风承血脉,墨香诗韵续华章”,“年度足迹”里有悬悬在念的“文化传承”。“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到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从安徽桐城六尺巷,到湖北云梦县博物馆……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关切”始终如一。他在新年贺词中说:“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作为党员干部,要争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加大资金投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同时,要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强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发布人:12371网友g0wkai 发布时间:2025-1-14 09:04 收藏 阅读人次:523

初审:霄冰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