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背上行囊离开母校,我回到了家乡芜湖,成为一名选调生。从象牙塔到稻田里,从校园门到机关门,从大学生到人民公仆,虽角色转变、场地转换、身份变化,但安徽大学校训八字箴言“至诚至坚、博学笃行”从未忘记,曾在校园里习以为常的教诲,现在却成了我深耕基层、躬身向下的精神慰藉和前行动力。
至诚,继续胸怀一腔赤诚,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拳拳初心。半年时间里,我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壮志豪情,也有如履薄冰的战战兢兢;既学会了讲接地气的“大白话”,也善于倾听零距离的“肺腑言”;既初尝选调的酸甜苦辣咸,也常感基层的艰辛复杂繁。从全国公务员培训班开幕式上的庄严宣誓,到“镜湖青年说”郝书记面对面对选调生的谆谆教诲,我深受触动,也被深深鼓舞。还记得毕业典礼上校长对我们最后的寄语,“愿每一个你我历尽千帆仍能抱持赤子初心、展现昂扬风貌,真正为时代发展、为群众幸福、为民族复兴贡献‘有我’力量,永远绽放归来仍是少年的风采。”即便离开校园,“至诚”二字也深深烙在心中,要坚定不移跟党走,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至坚,继续保持一种坚韧,锤炼“处变不惊,敢打必胜”的硬核气概。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初入基层,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朝气,有“敢问天地试锋芒”的锐气,也有“一事能狂便少年”的豪气,是斗志昂扬的,是意气风发的。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前进的道路仍面临许多难关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鞭策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作为年轻干部的一员,在这条步履匆匆的征途上,我会坚决不丢朝气、不失锐气、不忘豪气,激发斗志,敢于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来日,若是千磨万击,仍要保持坚劲向上的姿态;若是履霜坚冰,仍要保持慎终于始的清醒。
博学,继续常怀空杯心态,坚定“人民为师,服务于民”的谦卑姿态。驻村半年来,我跟着村干们穿梭在农户家了解村情民意、学习如何宣传政策;跟着网格员参与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确保监测对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参与宣传“春蕾计划”“徽姑娘”计划等,为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供支持;常态化入户走访慰问大病户、困难户等。当村民一口一个喊我“小童同志”时,我内心充满了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既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状态“待命”服务于民,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点滴行动中提升“无我”境界,发扬“忘我”精神,更要保持“空杯心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愿坐农家的“长条凳”,主动拜人民群众为师,向“头雁”“五老”“三新”等人学习,从“土专家”“田秀才”等乡间业务能手中,学会将理论讲解变成方言土语,将官方表述化成群众唠嗑,将学术观点换成朴实道理,也渐渐和乡亲们拉近了距离。
笃行,继续树立忘我境界,擦亮“跬步千里,行则将至”的实干底色。真抓实干才能步履铿锵,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深耕农村60余年,跟群众战斗在一起,带领当地老百姓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最美奋斗者”李保国,立志“把知识和能力全部奉献出来”,30多年如一日奋战在科技兴农、扶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人民樵夫”廖俊波,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无论在校园还是在基层,我们一直被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实干精神所鼓舞。作为选调生,我深知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笃行精神,勇于迎接时代交给我们的一次次大考,才能在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之路上赢得新成就、开辟新境界、实现新跨越。所以,母校请放心,离开校园,我仍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新农知识、掌握兴农技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田间地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为民服务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八字箴言常记于心,新征程路上定当风雨兼程,不负所托、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