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干部群众要注重家风、传承家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以万千好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
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家风是一面折射过去与未来的镜子,其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及其子孙后代。人们透过家风这面镜子,也能看到一个家族的文化历史底蕴。它不仅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各项事业的发展,更与每一个人的成长、价值实现息息相关。《周易·坤》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德行善的家庭,必将恩泽子孙后代;反之,不积德行善的家庭,必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患。广大干部群众要传承好家风,首先要注重家风,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向革命烈士学习,从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汲取智慧和正能量。
传承家风。对家风的重视最终要体现在对家风传承的每一个细微行动中。家风如果不能代代接力传承下去,再好的家风也仅是历史长河中的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地留存人世间。一种好家风,就要使其发挥出更久远的、更强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传承好家风,人人有责,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努力。要清醒认识到,一位家庭成员在生活作风上的败坏,就会切断整个家庭家风的世代传承链条,就会断送整个家庭流传甚远的好名声。塑造和传承家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毁掉家风却是顷刻之间的事。一种好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和价值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应以守正创新的眼光和态度正确对待家风的传承发展,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做好表率。家风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基本元素。群众看领导干部,关键看领导干部的家风正不正、好不好。此外,领导干部的家风,还关系着党风政风,关系着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其自身政德才能立得住,其工作作风才会好,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风气才能清朗;领导干部的家风不好,其自身政德便立不住,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失民心则失天下,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风气就会污浊。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在建设和传承家风的各方面都做好表率。对标典型,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练就修身、齐家的硬功夫。把好亲情关,从严要求亲属子女。注重言传身教,涵养优良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