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执“家”之笔 绘就党员干部三重底色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刘佳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庭家教家风不仅是关系个人进退、一家荣辱的小事,更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大事,应当率先垂范,当好家庭文明建设“排头兵”。

厚植“家庭”根基,绘就“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家国底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党风政风民风的重要基石。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钱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家国天下”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基因和底色。家庭应当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加油站”,而非担当作为的“绊脚石”。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辩证关系,在家庭内部凝聚起“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识,自觉做到“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把家庭梦的“小目标”融入民族梦的“大蓝图”,以千千万万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汇聚起国家繁荣昌盛的磅礴力量。

巧用“家教”妙法,绘就“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的明德成色。“爱子,教之以义方”。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近有焦裕禄教育子女“带头艰苦,不搞特殊”、谷文昌告诫子女“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杨善洲“不让亲属沾一点光”,良好的家教是家庭传承的灵魂,是塑造个人品格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注重家教,既要教知识,更要育品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家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让好家教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既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只有自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为家人树立榜样、当好表率,为子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赓续优良“家风”,绘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底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好家风要靠“严出来、管出来、带出来、验出来”,毛泽东同志“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家风三原则、周恩来同志约束家人的“十条家规”、陈云同志为家人制定的“三不准”原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都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廉洁齐家的典范。家风正则党风清,党风清则政风明,政风明则社风淳。党员干部要注重家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守家,以行得正、站得直的廉洁自律带动整个家庭的风清气正,以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清风。

发布人:12371网友jgc6g9 发布时间:2025-2-14 13:15 收藏 阅读人次:7673

初审:高朗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