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聆听“乡音和弦”奏响乡村振兴“激昂乐章”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街道办事处 邓新月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关乎广大农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重任在肩,要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用心聆听“乡音和弦”,奏响乡村振兴“激昂乐章”,真正让乡村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汇聚“人才合力”,以“引育并重”为弦,奏响乡村发展“奋进乐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导致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才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育并重的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广泛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举办各类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才关注乡村、了解乡村、投身乡村;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育力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真正以“引育并重”为弦,奏响乡村发展“奋进乐章”。

激发“产业活力”,以“融合发展”为调,奏响乡村经济“繁荣乐章”。“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要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乡村特色产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电商+农业”等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以“融合发展”为调,奏响乡村经济“繁荣乐章”。

凝聚“治理动力”,以“多元共治”为谱,奏响乡村和谐“和美乐章”。“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乡村和谐稳定的基础。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需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构建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一方面,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并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并建立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真正以“多元共治”为谱,奏响乡村和谐“和美乐章”。

发布人:DD 发布时间:2025-2-19 14:11 收藏 阅读人次:8415

初审:江容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