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产业的蓬勃发展关乎着农民的幸福生活,关乎着乡村的未来走向。广大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当紧握产业发展这一关键命脉,以“选苗”的慧眼、“护花”的耐心、“酿蜜”的巧思,助力乡村产业从萌芽到绽放,再到收获甜蜜硕果,推动乡村产业全面繁荣,真正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根基。
借“选苗”之慧甄别“潜力项”,播撒乡村振兴“产业良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乡村产业发展而言,选好产业项目如同播下优质的种子,是一切发展的开端和基础。在乡村产业这片广阔的天地里,选择一个适宜且具有潜力的产业,是点亮乡村振兴希望之光的关键。广大基层干部要化身专业的“育种师”,借“选苗”之慧甄别“潜力项”,播撒乡村振兴“产业良种”。一方面,要深入调研本地的资源禀赋,仔细梳理乡村的自然资源,如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丰富的山林、水域资源等,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像传统的手工艺、特色民俗文化等,通过对本地资源的精准把握,为产业选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分析市场趋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手段,掌握市场上各类产品的供需情况、价格波动等信息,并结合乡村的发展规划和长远目标,确保所选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凭“护花”之诚滋养“发展苗”,呵护乡村振兴“产业之花”。“产业兴则乡村兴”,选好产业项目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产业茁壮成长,如同呵护娇嫩的花朵一般,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持续的投入。广大基层干部要成为乡村产业的“护花使者”,凭“护花”之诚滋养“发展苗”。在资金支持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补贴和扶持资金,设立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产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村产业贷款、农业供应链金融等,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在技术支持上,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产业主体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乡村产业之花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以“酿蜜”之巧打造“金招牌”,收获乡村振兴“产业硕果”。“品牌强则产业强”,当乡村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就如同蜜蜂酿蜜一般,是将产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为乡村产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广大基层干部要成为乡村产业品牌打造的“酿蜜师”。一方面,要注重品牌的策划和设计,聘请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从品牌名称、标识、包装到宣传口号,打造出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并加强品牌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推广,如开展直播带货、社交媒体宣传等,拓宽品牌的传播范围;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展示乡村品牌产品和特色文化,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让乡村产业品牌像香甜的蜂蜜一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乡村振兴带来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