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接地气、长才干,是驻村第一书记责任和使命,要心怀“乡土情”,以真心、真情、真视角,为乡村振兴发展铆足劲、出新“招儿”,唱响“驻村和声”,赢得群众的信任,用创新理念助推村集体发展,踏实驻村工作的每一步。
“脚上带土”深入农户访实情,“以心交心”踏实“问需路”。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驻村干部要怀揣为民初心和热情,积极投身到驻村服务中,在办好惠民实事、破解民生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提高民生福祉。要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通过实地走访,积极主动与村民沟通,解决村民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要了解当地产业特色,主动向群众学习,理清工作思路,拓宽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等方面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做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以为民解难的实际行动,让广大村民切实看到改革发展的成效,不断提高群众感受度、满意度。
“手上带土”因地制宜助发展,“以学促干”踏实“驻村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驻村书记要积极发挥驻村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主动“伸手干”,在发展农村经济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有事儿干、收入多,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乡村的活力更足、更丰富。
“掸去尘土”推陈出新惠民生,“干中求进”踏实“创新路”。驻村干部要在驻村工作中找准改革创新的“发力点”,用更多的实招、硬招带领农民创新发展,提高收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更新、更多的利民举措,让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百姓。从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到“村跑”“村BA”等乡村文体活动的开展,村容村貌的改变,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发展乡村产业、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大军”中,凝聚起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数字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新商机、新活力,直播销售农产品成了农民眼里的“新农活儿”,把自家大棚种植的土特产宣传出去,用互联网把合作社、农民联合起来,成为乡村振兴共同体,因地制宜走出乡村发展更宽、更广的“创新路”,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