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选调随笔:拥抱秦巴山水 汲取奋进力量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委办公室 赵富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8年暑期,我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队来到湖北省南漳县一山区小学支教,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对广袤世界满怀憧憬的眼睛,我心里暗暗发誓毕业后要到基层去贡献青春力量。2020年,我通过湖北省选调生考试分配至秦巴腹地竹山县工作。从青涩的支教新人到扎根基层的选调骨干,光阴流转。回首过往,那些经历过的挫折与挑战,都化作了我成长路上的坚实步伐,令我领悟了诸多宝贵道理,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力量。

从“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思考“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初任楼台乡肖家沟村书记助理时,首次在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授课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面对台下满脸沟壑的老党员们,我精心准备的理论宣讲却很快陷入了尴尬。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术语时,老党员们浑浊的眼睛里分明映照着两个世界——我的理论天地与他们耕耘的土地。我意识到,村里的党员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围绕着土地和庄稼,对那些理论词汇和抽象概念很难理解,这样下去这堂课就彻底失败了。于是,我立刻停下照本宣科,将“产业转型”换成“村头新修的水泥路”,用“集体分红”替代“资源配置”。讲艰苦奋斗,就说以前村里修路,大家肩挑背扛运输材料的艰辛;讲团结一心,就说村里发展食用菌产业时,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场景,他们纷纷点头,还主动分享起自己经历过的村庄变迁,课堂气氛变得热烈活跃。此后,村里的党员们对党的政策理解更深,在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更加积极主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的重要性,党员干部想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少说官话、套话,才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参与一次抗旱救灾工作”感悟“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2022年8月中旬,超40℃的高温天气持续肆虐秦巴大地,农作物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百姓们心急如焚。我们乡村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旱救灾一线。消防送水车在盘山道上艰难挪动,看着沿途村民在道路两边摆出的缸桶瓢盆,仿佛是一排排无声的呼救。为不影响工作效率,我配合消防员顶着正午的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向百姓送去“及时雨”。即便衣服被汗水浸透,我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想第一时间将甘霖注入干裂的土地。看到村民们在我们的努力下顺利地灌溉农田,身体的疲惫瞬然消散。当七旬大爷拉着我的手,满是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这些干部,不然我们这一季的庄稼可就全完了!你这小伙子就是我两个孙儿的榜样啊!”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无论是金奖还是银奖,都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我们在基层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滴汗水,只要能换来百姓的认可和满意,就是最有价值的。

从“组织一场篮球友谊赛”体会“众人划桨开大船”。两年驻村期满后,我回到乡镇党政办工作,领导安排给我的首要重任便是组织一场与周边几个乡镇的篮球友谊赛,这是展示本乡镇形象的绝佳机会,没有经验的我倍感压力。虽然筹备工作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了,但眼看开幕式日益临近,有些工作尚未启动,一时间有些力不从心。就在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之时,领导给我了分工协作的建议。我迅速起草了赛事工作筹备小组方案,下设综合协调等五个工作组。职责分工明确后,整个工作团队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工作组都高效地运作起来。开幕式当天,现场气氛热烈,球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观众的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而我们筹备组工作人员则在幕后时刻关注着比赛的进展,及时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直到闭幕式顺利结束,我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经历过这件事情后,我深切体会到基层工作如同龙舟竞渡,唯有众人齐心挥桨,方能破浪前行。一项工作仅靠某一个人硬扛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合力,驶向成功的彼岸。

从“结识一群朴实优秀的朋友”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初入基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繁琐的基层事务,迷茫与困惑如影随形。好在我有幸结识了一群朴实优秀的朋友,他们或许没有高学历和华丽的言辞,但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智慧、经验和品质,是我在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宝贵财富。老支书王大爷是村里的“活字典”,面对群众纠纷,他总是先耐心地倾听双方诉求,然后从村里的历史渊源、人情世故讲起,将矛盾的关键问题剖析得清清楚楚,他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沧浪学校的吴老师本有机会调回县城,却因沧浪片区缺少老师而选择留下,三十年如一日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坚守。还有村里的致富能手薛大哥,他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在村里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把荒山变果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让我明白,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站在服务基层的第五个年头回望,那些催收医保时被拒之门外的委屈、调解纠纷时挨骂的红眼圈、深夜填表时昏黄的台灯光,都已在时光窖藏中酿成前行的勇气。我愿继续做秦巴山间的一滴水,融入乡村振兴的浩荡春潮;成为群众需要时的一束光,照亮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发布人:沧浪山下 发布时间:2025-2-25 23:00 收藏 阅读人次:14191

初审:雨霖林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