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金果润乡野 步履写初心

浙江省台州市委统战部、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 邹思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初至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但见村前碧水潺潺,村后枇杷成林,烟雨朦胧中,白墙黛瓦间,一幅“绿心山水画”徐徐展开。驻村首日,村书记赠我一本《小稠村志》,扉页题写:“脚下沾泥,心中有光。”自此,我以脚步丈量这方土地,以热忱浸润这抹乡情。

金果酿甘露,乡情润四方——“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稠的枇杷产业是村民致富的关键,但最初并不顺利。共富工坊推出的枇杷露和枇杷饮虽品质上乘,却因缺乏推广而无人问津。村书记曾感叹:“好产品困在山里,就像活水被截了流。”为此,我们决定从包装到营销全面升级:设计团队将枇杷叶脉融入礼盒纹样,古朴中透出现代美感,古朴中见匠心;宣传文案则提炼“一杯稠露,四季安康”的养生理念,让中医智慧浸润品牌内涵;推广团队在展销会和直播平台向客商推介“稠记”品牌,不断打响小稠村的“金招牌”。

如今,商超货架上的“稠记”产品成了抢手货。村民任姐笑言:“从前枇杷烂在地里、走不出山,现在甘露卖到全国各地,日子真是比枇杷还甜呢!”村中每逢调研来访,我便化身“乡土讲解员”,以一杯枇杷饮为引,讲述小稠如何将“金果”变成“活水”——既润了乡土情怀,更激活了产业振兴的源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绝知此事要躬行”

基层工作琐碎却温暖,唯有躬身实践才能触摸真实。冬夜寒风中,我与村网格员、驻村干部一同开展夜巡。查消防、排隐患、宣政策,手电筒的光束划过村道,照亮的是安全,温暖的是民心。

走访中,困难户的境遇更牵动人心。村民老任是一户“敲不开门”的低保户:由于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终日只能蜷在木板床上,每次入户都得从后门翻窗进入。去得多了,我竟练就了一手提物资、一手撑窗沿的“功夫”。每月定期送物资,逢年过节送温暖,老任从最初的沉默变得愿意倾诉:“原以为活着是累赘,没想到还有人一直惦记。”

帮老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也是常事。养老金认证、医保缴费这些简单的操作,对许多老人却是难题。张大爷的养老金验证总失败,我上门一看,发现他把手机摄像头对着下巴。我耐心教他对准角度,反复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他笑着竖起大拇指:“你比我家孩子还细心。”民生如叶,看似琐碎,却连缀成荫——俯身倾听,方知枝叶关情。

文化润民心,乡愁织锦绣——“此心安处是吾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亦需铸魂。有的乡情靠笔墨延续。驻村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主动揽下了“翰墨迎春”活动任务。一早来到村文化礼堂摆桌椅、铺红纸,研开的墨香引得村民围了里外三层。乡贤书法家挥毫泼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孩子们也有样学样,站在板凳上写着歪歪扭扭的“福”字。红联映雪,墨韵流芳,一村老少的横竖撇捺间,皆是小稠文化的传承。

有的乡情靠IP续写。让小稠千年枇杷文化活起来的是既有乡土气又不失萌趣的IP形象“皮皮”——金果为躯,碧叶作冠,憨态可掬。初现于枇杷露礼盒时,不过方寸图案;但经过我和村干部们的匠心独运,竟成一方文化图腾。如今,“皮皮”宇航员徽章别在游客衣襟,皮皮飞天帆布袋摇曳在展馆,工坊墙绘中,“皮皮”弹琵琶,活脱脱千年农耕的精灵化身。看着游客和皮皮一同合照,我突然懂了:乡愁不在宏愿,而在细处。

结语:青春作笔书华章

驻村至今,小稠教我以“枇杷精神”自勉:耐寒守拙,终得甘甜。晨起巡田,见果农疏花修枝,方悟“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治理智慧;暮归访户,听孩童诵读初心走廊标语,更信“春风化雨润心田”的教化之功。

小稠的蝶变,是千万乡村振兴故事的缩影;而我的青春,幸能与这方热土同频共振。未来路上,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续写“丹青妙笔绘新篇”的华章!

发布人:ceeye111 发布时间:2025-2-26 11:18 收藏 阅读人次:11887

初审:青黛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