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聚“三力”深耕沃土 育“新质”振兴乡村

2023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生 江西省万载县双桥镇玉泉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朱鑫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作为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排头兵”,更是新质生产力的“播种者”,唯有以“深学”为基、“善谋”为径、“笃行”为要,方能在阡陌纵横间激活新质生产力,于稻菽千浪中书写青春担当。

以“学”铸魂:深悟政策精髓,凝聚新质生产力发展“向心力”。中央一号文件是乡村振兴的“行动纲领”,更是选调生履职的“指南针”。文件提出的“六大方面”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既为乡村发展锚定方向,也为基层工作划定路径。驻村之初,我亦如多数选调生般面临“本领恐慌”:如何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山区激活产业动能?基层实践的点滴感悟和文件中的发展思路为我指明了前进方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选调生须以“勤学”破题,既读透文件的“字面意”,更悟透政策的“深层理”,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实践的“施工图”,方能凝聚群众共识,以强大的“向心力”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根基。

以“谋”破局:深耕资源禀赋,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力”。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因地制宜”,是要求我们立足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驻村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盲目复制“网红模式”只会导致“水土不服”,唯有挖掘“独特性”、做好“土特产”,才能让新质生产力扎根乡土。我所驻的玉泉村地处偏远,但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我聚焦销售渠道窄、附加值低的发展瓶颈,望以生态养殖为破局点推动乡村发展提质增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选调生当以“善思”开路,既要“身入”调研摸清家底,更要“心至”谋划找准赛道,让新质生产力与乡土资源“双向奔赴”,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以“行”答卷:深挖科技潜力,锻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硬实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对基层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选调生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视野,更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可能会有质疑的声音,也会面临数字化转型困难、乡村数字人才缺乏等困境,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选调生需深刻认识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大势所趋、政策所向,坚持以“笃行”为答卷,既要敢闯“无人区”,用新技术、新业态打破发展桎梏;又要甘当“老黄牛”,在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以“绣花功夫”织密民生幸福网络,实现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与群众获得感“颗粒归仓”的双赢格局。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需要千万选调生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共同绘就。让我们执实干之笔、挥创新墨韵,书写出新质生产力的“金种子”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的“春日故事”。

发布人:12371网友smurxk 发布时间:2025-2-28 12:14 收藏 阅读人次:8922

初审:雨霖林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