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聚才、育才、蓄才”绘就区域发展“人才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委组织部 张琳琳 李叔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人才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体现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各地各部门要着眼长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育和留用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拓宽渠道“聚才”,以“海纳百川”的格局,提升人才“集聚度”。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聚才才能兴业。然而,一些地区仍面临人才流失、结构失衡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要破除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推行精准引才措施,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科技创新、现代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专项招聘、校企合作、定向引进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推动人才跨区域流动。另一方面,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建立“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提供安居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全方位支持,让人才不仅愿意来,更愿意留下来,真正以“海纳百川”的格局,提升人才“集聚度”。

精准施策“育才”,以“玉汝于成”的毅力,提升人才“成长值”。引进人才是第一步,培养和锻炼人才更是关键。要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培养机制,助力人才快速成长,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构建“学研产”协同育才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让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注重实践锻炼,搭建多层次的实践平台,让人才在重大项目、关键工程、行业攻坚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实战中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以“玉汝于成”的毅力,久久为功,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持续提升人才“成长值”。

优化环境“蓄才”,以“近悦远来”的温度,提升人才“归属感”。引才不易,留才更难。只有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让人才心有所属、业有所成,才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一方面,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产业+人才+科技”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要依托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建设科技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推动人才与企业双向赋能。另一方面,营造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更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升人才的获得感。要注重情感留才,关心人才成长,倾听人才诉求,解决人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让人才“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回”,真正以“近悦远来”的温度,提升人才“归属感”。

人才兴,则事业兴。做好人才工作,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要让每个人才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唯有持续深化人才改革、优化人才生态,方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的人才力量。

发布人:12371网友gc0lvf 发布时间:2025-3-4 16:29 收藏 阅读人次:23088

初审:楚搴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