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致敬黄红缨:十年育茶 以匠心铺就乡村振兴路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选调生 但德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发布2025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缨光荣入选。从湖南到贵州,她跨越山水、扎根乡土,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万亩荒山变成葱郁茶海,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黄红缨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奋斗与担当的传奇,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当从她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养分、砥砺前行,真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力量,筑牢“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根基。2012年,当黄红缨初次踏入贵州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眼前的景象让她深受触动:崎岖的山路、破旧的房屋、贫困的村民,这里水、电、路、信“四不通”,村民们生活艰辛。但她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地方,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一决心,成为她十余年如一日坚守的动力源泉。在质疑声中,她带着全部积蓄来到这里,开启了拓荒种茶的征程。创业初期,第一批茶苗便遭遇了冰雪冻害,损失惨重,可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因为她心中装着百姓,想着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中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力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主动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把每一项政策都落到实处、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激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进豪情,笃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魄。从一片荒山到1.2万亩生态茶园,黄红缨带领团队和村民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开挖掘机、扛锄头、握柴刀,将荒山改造成梯田,开辟道路、建设通信基站、挖井取水,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茶园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还要突破技术上的难题。为打造有机茶园,她沉下心来,一边抓生产经营,一边抓技能培训。在茶叶加工技术上,不断探索创新,首创贵州老白茶工艺,破解茶叶夏秋下树难题,研发都匀毛尖标准化生产线。正是凭借着这股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她的茶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中激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进豪情,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模式和路径;同时,要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真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践行“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赤诚担当。黄红缨的茶企不仅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也重塑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面貌。她的企业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每年发放的劳务工资颇为可观,助力众多脱贫户实现稳定的自主增收,当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众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让她们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开启新生活。她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按时足额支付务工费,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中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主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致力于乡村发展,一心一意为百姓谋求幸福,并凝聚各方力量,带动更多人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真正让乡村的每寸土地都孕育希望、让每位村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发布人:12371网友d4i1ko 发布时间:2025-3-12 08:49 收藏 阅读人次:1585

初审:李爱国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