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以青春“犁铧”深耕农业新质生产力“沃土”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委党校 熊沁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雷唤醒沉睡的沃土,数字技术叩开千年农耕的新扉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锚定科技创新与人才振兴的双重坐标,为青年干部标注了躬身田野的奋斗方位。当植保无人机掠过万亩良田,区块链技术守护非遗匠心,5G监测系统守望青山绿水,青年干部当以青春为“犁铧”,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破局突围,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以坚定信念为“犁柄”,紧握前行方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信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会面临技术瓶颈、传统观念束缚等诸多挑战。福建南平“科特派”团队用23年坚守诠释:唯有把论文写在泥土里,才能让信仰的根系扎得更深。青年干部要坚定投身农业发展的信念,深刻认识到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乡村振兴、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才能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我们当从袁隆平院士“要做一粒好种子”的嘱托中汲取力量,在攻克种业“卡脖子”技术时敢当“破壁者”,在推广智慧农机时勇做“急先锋”。时刻握紧信念“犁柄”,才能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保持定力,行稳致远。

以创新思维为“犁尖”,深耕发展土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打破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在资源利用、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青年干部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要善做“跨界农人”,用物联网打通农业“神经末梢”,用大数据绘制“墒情云图”,用区块链打造“透明供应链”。探索“互联网+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以创新思维作“犁尖”,才能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土壤中翻出新天地,激发无限潜力。

以实干担当为“犁身”,夯实发展根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95后”驻村书记陈建业带领村民搭建起全国首个彝绣数字工坊,让非遗技艺化身“云端经济”。这印证着:新质生产力不是实验室里的盆景,而是田间地头的风景。青年干部当练就“泥腿子”功夫,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农民需求,掌握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动担当作为,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不少青年干部亲力亲为,帮助农民搭建电商平台、培训电商技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只有以实干担当为“犁身”,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农业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从中央一号文件锚定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赛道,到总书记“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之花”的殷切嘱托,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早已镌刻在泥土的纹理中。在农业新质生产力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青年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让我们以青春“犁铧”深耕细作,用坚定信念、创新思维、实干担当,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人:12371网友bv0din 发布时间:2025-3-12 15:39 收藏 阅读人次:10019

初审:青黛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