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上,这场盛会不仅承载着总结过往、谋划未来的使命,更激荡着亿万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当以两会精神为指引,锚定方向,实干担当,不负春光、不负使命,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以“人民至上”为笔,饱蘸深情与责任的墨汁,勾勒春日民生新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当“人民至上”的笔锋掠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扉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的笔墨在一幅“千万门户曈曈日”的民生长卷上徐徐展开。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民生议题深入探讨,从“弱有所扶”的精准施策到“学有所教”的均衡发展,从“病有所医”的持续发力到“老有所养”的温暖承诺,桩桩件件都是民众牵挂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至上为尺丈量幸福维度,聚焦民众“急难愁盼”挥毫泼墨,用心用情描绘,让“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清单与春日愿景相映生辉。
以“创新突破”为犁,深耕科技与产业的沃土,播撒绿色智能良种。“春潮激荡处,新质竞发时。”5G技术织就万物互联网络、区块链重构信任基石、智慧农业唤醒数字田园、“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下好创新先手棋,方能将科技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深耕之道,在于融合,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恰似“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智慧沉淀。科技工作者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在产研对接中架桥铺路,在成果转化中夯土筑基,让“老树发新芽”“小树变大树”,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作为党员,我们应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拥抱技术浪潮,坚守人文关怀与政治定力,精耕细作,让新质生产力的春芽在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纵横生长。
以“改革攻坚”为刃,劈开桎梏与痛点的坚冰,拓出奔涌发展活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两会释放了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强烈信号。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简政放权疏通“中梗阻”,刀刃向内革新“深水区”,啃硬骨、涉险滩、治痛点,让“进”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沉疴尽去,万山将春。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带头推进改革,在改革实践中增长识变之智,掌握应变之方,涵养求变之勇,最终执起改革之刃,破梗阻之冰,辟发展之路,激活“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气象。
以“人才汇聚”为水,润泽梦想与实干的沃野,共赴复兴伟业之约。人才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平衡器”,是激活创新引擎的“点火器”,是推动改革攻坚的“闯关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于营造生机盎然的人才生态。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教育支撑作用,建立供需匹配的人才引育体系,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党员干部作为其中的关键力量,需以两会精神为纽带,团结群众,凝聚合力,在乡村振兴一线,在科技创新前沿,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争当“排头兵”,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书写不负春光的精彩篇章,让人才活水以“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浩荡之势,奔涌向民族复兴的万里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