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连着“夕阳”,“一少”连着“朝阳”,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民之关切,也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国之大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老一小”民生领域的深切关怀与郑重承诺在群众中引发了广泛热议。实现老有所养、幼有善育,是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的现实检验,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与使命,更是需要全民共绘的“幸福画卷”。
聚焦“一老”,绘就“含饴弄孙,笑指庭树”的温馨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的22%。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和老年群体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改革新路径,做好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设计,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持续聚焦老有所养,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等举措,让老人“时时有人护、事事有人管”,做到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落下”。
关注“一小”,绘就“有风有化,诗礼传家”的成长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随着“二孩”“三孩”家庭增多,婴幼儿照护需求快速增长。各级党组织要以满足青少年儿童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加强家、校、社联动,以寓教于乐为中心,以德善培育为引领,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爱国、环保、文明养成、生活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活动。不断关注幼有所育,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举措,从微末之处育“朝阳”,打通关爱“一小”“最后一公里”。
以“老”带“小”,共绘“椿萱并茂,棠棣同馨”的幸福画卷。总书记对“一老一小”一直很牵挂,在社区学校、百姓家中,一次次与老人话家常、与孩子们手拉手。“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殷殷叮咛,温暖人心。面对“银发浪潮”和“托育刚需”,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关乎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课题。各级党组织要找准守护“朝夕美好”的“融合点”,通过创新养老育幼服务供给模式,推动社区发展老幼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要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积极开展“老少”同乐、“老幼”牵手、以“老”带“小”、有“小”陪“老”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老幼代际间知识、文化与感情的传递,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
春意日渐浓,民生更向暖。“朝夕美好”的幸福画卷不是一个人的“独创”,而是14亿多人的“共绘”。各级党组织要持续打造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党建+志愿服务”新范式,着力构建“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