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春分将至,万物焕发勃勃生机。春雨滴答,淅淅沥沥滋养大地;鸟鸣啁啾,叽叽喳喳争报春信;流水潺潺,叮叮咚咚嬉笑玩乐……一树繁花,尽显春之浪漫;万物竞发,奏响“春之乐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当轻和“乡愁小调”、同频“田间交响”,让“雏凤清音”在广袤乡村回荡。
犁铧破土“播春种”,为民践履推开幸福之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是基层工作的“主调”,要想拼搏进取的歌声嘹亮,必须唱好“民生序曲”。在扎根基层的岁月里,总是难忘那段听不懂乡音俗语、走不动田间道的岁月。那段时间,从分辨读音到练习发音,经过一番努力,现在的我听得懂“乡土话”、辨得清“弦外音”、唱得出“地方调”、聊得开“百姓事”。从汗流浃背喜迎五谷丰登的喜悦,到披蓑戴笠乐享田园生活的惬意,每一次走近父老乡亲,总能感觉到与他们同频共振的快乐。翻阅电子相册,记录了空巢老人的感动瞬间,留守儿童的快乐时光、困难群众的喜悦画面……在基层工作的日子里,我把点点滴滴都变成日记本中的字字句句,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姿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践行于一步一印之中,让奉献的青春熠熠生辉。
锄垦沃壤“耕春田”,扎根乡土守护万家灯火。“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看似细碎的琐事,最能考验品格、提升本领、引发共鸣。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是一张必须精心作答的考卷,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包袱”。尤其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要舍得放下“大学生”的光环、丢掉“面子包袱”,在为孤寡老人寻医问药、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增收、做好万亩农田水利灌溉等工作中脱下“工装”穿上“运动装”,在多方奔走中,为他们解决难题。那些人民群众“心心念念”的事情,都是我的“心头大事”。曾当过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为他们千里之外的父母解决心中之忧;也曾当过空巢老人的“一日子女”,为他们“挑水担柴”,让他们远在他乡的孩子放心……扎根基层,要耐住寂寞,守住清苦,只有脚踏实地、肯干苦干,才能建功乡野、不负芳华。
数启新景“育春苗”,科技创新点亮智慧灯塔。“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乡村全面振兴征程波澜壮阔,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唯有先破后立,加“数”奔跑,方能在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为了发现“林下瑰宝”,我们“入深山”“访溪流”,将乡土特产记录在册;为了农产品有销路,我们探索“田间直播”新模式,争取小小土特产变成致富增收的“大引擎”;为了留住诗和远方,我们不断整合闲置资源,结合畲乡雅韵,打造“风情民宿”,让自然风光成为文旅景点,让文化活动成为增收热点……每一次上下求索,都是在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上的崭新尝试。春山可望,万象更新,在基层实践中,我深知只有日拱一卒,方能久久为功,只有奋力拼搏,才能绽放璀璨光芒。相信只要把汗水滴入泥土,一腔为民之情定能生根发芽,用群众幸福的满园春色回馈不求回报的质朴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