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基层札记:声声叩问 用一生寻得最佳“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人民政府 王小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序更替,始终不变的是青年奋进的身姿;历史长河,永远清晰的是青年向前的步伐。小时候,我常常被父母说是“十万个为什么”,心中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一路交织着“问”,我不断装满知识行囊、立稳人生志向,也在一次次“问”中坚定前行、拥抱惊喜。奔赴基层,我也常常问己、问心、问行,一次次寻找、一遍遍思索、一场场突围,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沃野中,我将用一生去寻得最佳“答案”,真正让人生这张答卷写得更出彩、更意义非凡。

声声问“去基层是为了什么”,用一生热爱奔赴基层山海,寻得“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幸福答案。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我也曾迷茫、焦虑,向左走向右走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也有几家实习企业向我递出了“邀约函”,但心未定、何谈路已明。还记得那个深秋,我回到小时候生活的乡村,一面听鸡鸣犬吠、看袅袅烟火,一面翻看过去的日记、懵懂时期写下的心愿,扉页的“我要当有用的人”这句话触动了我,小小的我也有大大的志向,也许这句话在记忆中已经渐渐模糊,但那份豪情还在、追求还在。从备考到面试、从坚定选择到背上行囊,我声声问自己“去基层是为了什么”,或许曾眼见乡亲们的稼穑之难、也亲历物质贫乏时的生活之苦,于是我想要多为他们做些实事,无论是亮一盏灯、铺一条路、避一场雨这样的小事,还是回应每个小家的愿望与期待,我都将用一生热爱去奔赴,去寻得“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幸福答案,因为我知道,基层就是吾心归处。

声声问“在基层可以做什么”,用一生耕耘写出温暖故事,寻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履职答案。在基层奋斗的日子,我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也走访了每一户人家,从逐渐明晰的村情、民情,到越写越厚的工作笔记,从听懂群众的“话外之音”,到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慢慢地,我换来了点赞声、认可声,更换来了自己的心安。声声问“在基层可以做些什么”,我选择了干事就要干到底、就要干到群众心坎上。从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度量衡”,到把群众脸色作为反映现状的“晴雨表”,我在走访中了解急难愁盼,也读懂了民心向往,从顶着太阳入户宣传医保等惠民政策,到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从帮助独居老人寻找远方的亲人,到挽起袖子与村民忙在春耕、忙在秋收,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什么都不做一定是荒度年华、万事蹉跎。扎根基层,我将用一生耕耘写出温暖故事,真正寻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履职答案,在实干付出中诠释何谓担当。

声声问“赴基层改变了什么”,用一生奋斗烘热幸福生活,寻得“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追梦答案。付出了多少努力、写下了多少答卷,不是靠说,而是以看得见的变化去投映。一开始,我总是急迫地想要证明自己,做起事来急急忙忙,一段时间不出成绩就会开始焦虑、反思,恨不得“快刀斩乱麻”。但在基层扎根的时间越久,越明白很多事情往往需要倾注很多时间和精力,也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韧劲。想要“土特产”破圈实现“一炮而红”,既要在宣传、营销上下功夫,通过直播间、展销会等平台拉来流量,更需要在品质上、加工上用心,在增量提质中塑造经得起检验的招牌;想要进一步烘热祥和氛围,不仅要搭台领唱,为大家带来一场场文化惠民活动,更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村民公约,多措并举为生活升温……一路走来,从一处处庭院的美化到一块块山坡的绿意,从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到一次次双向奔赴的共鸣,看得见的改变是风景、是风貌,看不见的改变是内心、是动力。我也将用一生奋斗烘热幸福生活,去寻得“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追梦答案,让未来日子更有滋味、更有盼头。

发布人:八月的汤圆 发布时间:2025-3-18 10:26 收藏 阅读人次:1060

初审:钱莱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