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丽江市考察了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等情况,并祝福当地村民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站在乡村振兴的潮头,广大党员干部既需要以“匠心”淬炼乡土品牌内核,以“慧心”点燃农业科技引擎,更需要以“同心”凝聚农村奋进力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用心解锁乡村产业振兴“新密码”。
以“匠心”铸就乡村品质之魂,让乡土品牌在守正创新中破茧成蝶。“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乡村振兴的密码,便深藏在“一村一品”的匠心独运里。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依托丽江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环境,深耕基因编辑、组织培养等先进技术,培育出了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心”为墨、以“特”为纸,在乡土资源中深挖“人无我有”的独特性,淬炼“人有我优”的卓越性,培育“人优我新”的创新性,以工匠精神打磨“土特产”的“形、神、韵”。要构建“产研销”全链条升级体系,在种植端推广“人才工作站+田间课堂”模式,用科技赋能传统技艺;在加工端打造“非遗工坊+智能车间”双轨制,让手工匠心邂逅现代工艺;在营销端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矩阵,用“云端市集”打破地域藩篱。要持续提升品牌势能,在品种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品质上建立“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体系、在品味上开发涉农文化衍生品,真正实现“一村一韵、一品一魂”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以“慧心”激活乡村产业之脉,让特色农业在科技赋能中展翅高飞。“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新质生产力的春风,正唤醒沉睡的乡村沃土。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先进花卉技术,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保证花卉及时热销国内外市场。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数字技术重构农业版图,让“面朝黄土”的传统农耕升级为“面向屏幕”的智慧农业。要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以无人机巡航绘制“作物健康图谱”,卫星遥感构建“土壤数字档案”,物联网传感器编织“田间神经网络”。要建设“三链融合”创新体系,在产业链上推广“植物工厂”“鱼菜共生”等新模式,在价值链上开发功能性农产品、药用农产品等新品类,在供应链上构建“冷链云仓”“社区直供”等新通道。要推动“农业+”跨界融合,巧借电商东风拓销路,凭冷链物流延鲜度,靠精深加工提价值,构建“田间直达餐桌、数据驱动生产、流量激活市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以“同心”凝聚乡村发展之力,让联农带农在共建共享中开花结果。乡村振兴的伟力,源自“众人拾柴”的同心同德。建好“百花”园,做好“花”文章。得益于“鲜花经济”的发展,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芬芳产业绽放出“幸福花”。要在组织联建中织密“共富网”,需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同生产经营模式,让龙头企业架桥拓市、合作社穿针引线、家庭农场深耕细作,创新“跨村联营”机制,组建“产业党建联合体”,建立“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切实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片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在利益联结中激活“动力源”,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沉睡资产”,依托产业园区创造就业岗位,创新财政资金折股量化机制,探索“技术入股”“品牌入股”等新型分配方式,鼓励“田秀才”“农创客”以智力资本参与分红,切实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型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