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循“侗寨足迹”用心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委组织部 王诗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在村寨的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时代新征程,要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诚心引才、“匠心独运琢璞玉”的潜心育才、“春风化雨润心田”的暖心护才,真正做优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诚心引才,吸引乡土人才“群雁齐飞”。受制于发展平台局限、生活环境欠佳及服务资源匮乏等多重瓶颈,乡村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着“先天性短板”。要想打破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隐形壁垒”,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要立足乡村特色优势,深耕现代乡村产业沃土,精准定位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旅游开发、乡村规划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搭建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要打破地域界限、户籍束缚及身份标签,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既诚邀城市中的“智慧导师”,也精心培育乡村里的“田间精英”,实现人才的跨界融合与集体回归。要积极探索“柔性引智”模式,深化与“三农”领域知名学者、本土“田秀才”“新农人”等人才的战略协作,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智慧库,通过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项目合作对接会等形式,促进人才智慧与乡村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事业汇聚广泛而深厚的智力资源。

以“匠心独运琢璞玉”的潜心育才,打造乡土人才“头雁方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离不开人才的持续滋养与茁壮成长。人才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持之以恒,方能结出累累硕果。因此,要积极作为、深耕细作,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研修院、农业科技试验站、青年才俊孵化中心等人才发展高地,聚焦现代农业管理、乡村治理创新、数字经济运用等关键领域,汇聚“智囊顾问团”与“技艺传承师”,采用实操演练、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为乡土人才提供全方位赋能。要强化实战历练,构建项目实践平台与创业扶持体系,依托“难题挑战赛”“技能大比武”等创新形式,精准对接人才需求与乡村发展实际。让乡土人才在实战中历练成长,各展所长,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乡村大地因人才的汇聚与成长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春风化雨润心田”的暖心留才,筑牢乡土人才“温暖雁巢”。人才工作绝非一次性任务,而是需构建稳固的人才发展“生态圈”,以温情服务为人才铺设前行的道路,确保他们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因此,要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关爱体系,强化情感纽带,实施定期探访机制,倾听人才心声,精准对接需求,全力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消除其后顾之忧。要营造“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依托地域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资金扶持、科技引进、税收激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乡土人才创业活力,提振干事创业的信心。要注重“人文关怀”的生态环境建设,细致入微地考虑人才的生活需求,提供人才认证、政策咨询、事务办理等一站式便捷服务,不断优化人才家属就业、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等生态环境,营造尊重人才、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乡土人才真正扎根乡村,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发布人:诗诗耶 发布时间:2025-3-21 09:30 收藏 阅读人次:7533

初审:余路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