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循迹“贵州之行”书写“人民至上”时代考卷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北城区街道办事处选调生 其木格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总书记此次贵州之行,是一堂生动的“为民课”,广大党员干部要循迹而行,读懂“黔”行不辍里的为民情怀,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考卷。

循迹“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倾情奔赴,写就矢志为民的初心答卷。“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对乡亲们生活的关心,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是“枝叶关情”的爱民之心,饱含着领袖对人民的深情,更是百年大党始终如一的坚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时时不忘“我是谁”,事事明了“为了谁”,处处弄懂“依靠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要建立情感纽带,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继续书写“不忘初心”时代答卷。

循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笃行精神,写就实干担当的发展答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贵州之行,都走进乡村调研。在肇兴侗寨,总书记寄语乡亲们:“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数百万干部扎根基层,在乡村建设一线倾情投入。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去,永葆干事创业的基本态度和“在线”状态,拧紧干事创业的发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与担当,做新时代抓铁有痕、落地有声的“实干者”。还要保持“永不懈怠、风雨兼程”的状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能以“主动上前”的积极性和“迎难而上”的拼搏劲去对待,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新时代为民担当、实干奋进的满意答卷。

循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奉献,写就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置顶,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高度重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太行山深处看真贫,到少数民族贫困村访民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对乡亲们的关怀与惦念从未缺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让群众“盼的事”成为手中“干的事”,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关注民生细节,从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小事入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帮助群众解决“事关安全”的大事、“鸡毛蒜皮”的小事、“愁眉苦脸”的难事,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发布人:七喜 发布时间:2025-3-21 09:42 收藏 阅读人次:1578

初审:余路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