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年轻干部 以“青春能量”托举“民生暖阳”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委组织部 林伟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以“初心”守好精神家园,用“信心”开创事业新局,靠“民心”筑牢执政根基,在为民服务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秉持拳拳“初心”,厚植民生情怀,守护好精神家园。初心,是年轻干部奋斗的起点,是内心深处那份最纯粹、最炽热的梦想和追求。它如同一颗启明星,指引着年轻干部前行的方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诱惑与困难并存,稍不留意,初心便可能蒙尘。年轻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面对邻里纠纷调解、低保申请审核等琐碎繁杂的事务,不能敷衍塞责,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先;当工作遇到阻力时,不能轻言放弃,而是用真心换取群众支持。在利益面前,年轻干部要坚守廉洁底线,不被蝇头小利诱惑,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当前,基层治理局面日渐复杂,年轻干部唯有永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既有“知其难为而为之”的勇气,又持“善为而不妄为”的清醒,才能在为民服务道路上初心不渝、行稳致远。

怀揣灼灼“信心”,勇挑民生重担,开创出事业新局。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这种自信来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追求。对年轻干部而言,自信是他们在基层工作中奋勇前行的“底气”。基层条件或许艰苦,问题或许繁杂琐碎,可这恰是成长的试练场。年轻干部思维活跃、知识储备新,应相信自身所学能在基层这片广阔舞台施展拳脚。面对基层群众诉求,要用自信的态度、通俗的语言,把政策讲明白,把办法说清楚,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时,要有敢于尝试新路径、新模式的勇气,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以自信激发潜能,为基层产业注入青春活力。年轻干部要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在与群众沟通相处、处理复杂事务中练就服务民生的“真本领”,培养出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自信。

凝聚殷殷“民心”,深耕民生福祉,构筑牢执政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总是心心念念群众冷暖,时刻记挂民生福祉。年轻干部当以务实作风深耕为民服务,在基层工作中放低姿态,主动融入群众生活,将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作为“最佳课堂”。要摒弃“替民做主”的傲慢,养成“让民做主”的谦卑,在政策制定前多问“群众需要什么”,在推进落实时常思“群众感受如何”,把群众“表情包”当作工作“风向标”。面对群众反映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难题,不推诿、不拖延,积极协调资源,争取政策支持,用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效来回应群众诉求。年轻干部还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服务方式和方法,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观念,为服务民生注入青春智慧和能量。

发布人:默默地投稿 发布时间:2025-3-21 18:49 收藏 阅读人次:1776

初审:楚搴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