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信团鼓楼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在云南丽江古城一处咖啡馆门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点赞温暖人心。各基层部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在强堡垒、抓队伍、兴产业上下功夫,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聚焦“关键要素”,强化思想建设“夯基固本”,淬炼党建引领“主心骨”。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各基层部门要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教育、产业发展等主题,采用“点单+派单”“必修+选修”的方式,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要建立“三会一课”质量提升机制、推行“党员夜校”轮训模式、开展“田间党课”实践教育,让党的声音直抵基层末梢。让农村基层党建硬起来,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以党建实效促进工作推动,赢得群众认可,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聚焦“关键力量”,强化队伍建设“强枝壮干”,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加强组织保障,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上全面发力,完善干部人才管用机制,是乡村振兴的重任。各基层部门要在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的形势下,引进“志同道合”的人才,构建选育用留全链条培养机制,打造“头雁领航、群雁振翅”的人才雁阵。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带头能力,探索村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持续培育储备后备力量。实施“青苗培育”计划,遴选本土大学生建立乡村人才后备库,通过“导师帮带+岗位历练”模式,让年轻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候鸟专家”柔性引进机制,建立“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让技术活水精准浇灌产业沃土。同时深挖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通过设立“乡村工匠工作室”、开展“技能比武大赛”,通过擂台比武晒成绩、岗位练兵强本领,让“土字号”人才破土飘香。
聚焦“关键部位”,强化产业建设“繁花绿叶”,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各基层部门要构建“党建+产业”机制,利用党建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从而聚指成拳壮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产业振兴“一池春水”。要牢固树立“全域提升,整镇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一体式规划布局,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产业,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通过技术、人才和资金加持,推动“产加销”贯通、“农文旅”一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一盘棋”思维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带动更多致富标兵和党员先锋奋战在产业发展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联农带农,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