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关键在于取得实效。党中央明确要求,学习教育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步步到位”之举,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更走“实”。
聚焦“学到位”,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中确保理论学习“入脑”更“入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激发思想碰撞,确保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深悟透。要定期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结合实际分析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危害,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反面案例受警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真正把规矩意识内化为言行举止的衡量标尺。要赓续红色血脉,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勤廉并重政治底色,确保“学有质量”。
聚焦“查到位”,在“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中确保问题查摆“动真”更“碰硬”。问题找得越准,整改就越有针对性。只有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找准问题根源和症结,让学习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聚焦公务接待、会议组织、文件简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个人自查、内部审计、廉政风险点排查等方式查找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短板。要利用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党员干部在“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中校准行为坐标,做到坚决摒弃应付思想、过关心态,切实做到问题不回避、不避重就轻。要织密监督网格,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利用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等方式,拓宽意见收集渠道,深入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查有力度”。
聚焦“改到位”,在“立行立改、建章立制”中确保整改落实“见效”更“长效”。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只检不改,再轰轰烈烈的检视也只能是“雨过地皮湿”,落不到实处,解决不了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对查摆出的问题,不拖不靠,对照问题清单逐条研究梳理,迅速拿出对症、有效、可操作的整改措施,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于短期内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争分夺秒逐一击破,确保整改效果立竿见影;对于需要长期坚持解决的问题,要紧盯不放、抓长抓常,以“钉钉子”的精神倒排工期、久久为功、一改到底;对于容易回弹返潮、死灰复燃的顽固问题,要举一反三,注重从制度机制上找症结、想对策,既解决问题,又解决问题背后的根本成因,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整改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对整改全过程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改进情况,对整改进度慢、成效低的严肃问责,以“铁的手腕”推动实改攻坚,确保“改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