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平安中国”根基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人民政府 陈凯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必须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干字当头,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力,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平安中国”根基。

在立足“矛盾不上交”的小切口中推动平安中国大纵深。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前沿阵地,“枫桥经验”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群众纠纷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用活“枫桥经验”,用好这个化解基层矛盾的“金钥匙”,推动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以党建领航思想,坚持把党的领导与“枫桥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乡村小巷治理到村民田地纠纷,从电梯加装到养老托幼服务,主动到群众反映强烈、信访矛盾突出、工作难以推动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把准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愁盼,切实把问题困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砌基层善治之石,筑人民幸福之基,把社会治理经验“好枫景”转化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在办好“平安不出事”的小实事中彰显平安中国大情怀。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就要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善用“枫桥经验”的善治密码,将群众“置顶”。把增产增收、村庄变化、民生就业、纠纷化解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头等大事;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变成马上就办、幸福账单。建立常态化的问题发现机制,安装“问题雷达”,通过下沉走访、数字平台民意收集、议事协商渠道拓展等多元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困。推动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现实热点问题有效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我们工作的实绩实效,用“枫桥经验”绘就幸福画卷。

在落实“服务不缺位”的小制度中拥抱平安中国大变革。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从“一地之计”上升为“一国之策”,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广大党员干部要下好“绣花功”,穿起基层平安和谐的“千根线”,绣出服务群众的“幸福图”。要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把协商民主融入基层治理,把矛盾化解纳入政府决策,积极营造“治安人人参与、平安人人共享”氛围,做到察民情、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激活党群服务阵地向心力,不断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创新干群沟通的渠道,深化群众参与,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实现干群联系“零距离”,变线下被动应对问题,为“线上+线下”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夯实基层治理的平安基石,不断绘就人民满意的幸福画卷。

发布人:12371网友arxx49 发布时间:2025-3-25 10:28 收藏 阅读人次:1430

初审:七七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