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在“聊问听”中走好群众路线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人民政府 王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在黎平县肇兴侗寨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话乡村振兴,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座谈会”拉开了帷幕。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板凳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聊家长里短、问冷暖疾苦、听民声民意”中,走好“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群众路线。

聚焦群众“关心事”,在“聊家长里短”中架起民心相通“暖心桥”。共话家常不能止于“吃早饭了吗”的客套寒暄,更要似茶师“温壶醒盏”般浸润心田、含英咀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声音蕴含着最真实的诉求和最朴素的智慧。只有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到那些平时不易察觉的细微声音,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这些声音和火花,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家中,同群众坐在一起、聊在一起,在“拉家常”中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要聊出真情实感,把群众当作亲人,用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要聊出真知灼见,善于从群众的言谈举止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要聊出真招实策,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

紧扣民生“晴雨表”,在“问冷暖疾苦”中织密为民服务“保障网”。冷暖之问不能止于“您有什么困难”的表面关怀,更要像中医“望闻问切”般穿透表象,直抵症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群众的所需所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只有真正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摸准群众的脉搏,才能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心贴心地询问他们的冷暖疾苦,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要问出真实情况,善于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捕捉问题的线索,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把握群众的诉求和期待;要问得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忧所困;要问得诚恳真挚,以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从而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倾诉心声。

校准治理“坐标系”,在“听民声民意”中打造共建共享“经纬仪”。倾听民声不能浮于“您尽管说”的简单应答,更要如琴师“调弦校音”般捕捉心声,共鸣民情。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工作的宝贵资源,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动力,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听到那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做到“闻过则喜、闻善则拜”。要听得认真仔细,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真正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进心里;要听得全面深入,不仅要听群众的顺耳话,更要听群众的逆耳言,不仅要听群众的表扬声,更要听群众的批评声,真正做到兼听则明;要听得用心用情,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以真挚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去倾听每一个声音,从中捕捉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人:王龙 发布时间:2025-3-25 19:22 收藏 阅读人次:1260

初审:易晗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