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基层日记:小向的“三色日记”

重庆市云阳县后叶镇人民政府 向真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山城的夏夜蝉鸣聒噪。摊开笔记本,三枚不同颜色的书签从扉页垂落——红色记录着村支“两委”主题党日活动的热烈讨论,绿色夹着吉庆村柑橘园新芽标本,橙色则贴着平梁村留守儿童画的向日葵……到基层工作以来,这三个颜色早已融进我的血脉,成为丈量青春最鲜活的刻度。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晴

用“奋斗”耕耘青春,写下党建引领“红色日记”

今天是春分,我一下村就遇上了硬骨头。村里要扩建柑橘产业园,可七十多岁的张大爷拄着拐杖挡在挖掘机前:“谁敢动我家祖坟!”老党员李婶悄悄告诉我,张家长辈的坟茔正好在规划区边缘,老人觉得动了风水会影响子孙前程。

那夜村支部的灯光亮到凌晨。我们连夜绘制“党员联户作战图”,把村里党员与群众结成对子。第二天清晨,带着卫星地图和宗谱资料,我和村支书敲开了张家门。当泛黄的族谱与航拍图上整齐的产业带重叠时,张大爷颤巍巍指着柑橘园规划区:“我家三辈人在这片坡地种过红苕、栽过玉米,要是能让后生们吃上产业饭……”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

如今站在观景台远眺,2000亩纽荷尔脐橙在阳光下泛起金浪。每棵果树都挂着“党员责任田”标识牌,枝头沉甸甸的不仅是果实,更是多次院坝会、数版规划图的用心。当第一辆冷链车满载“后叶甜橙”缓缓驶出,老党员们胸前的党员徽章在晨光中格外耀眼。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阳

用“脚步”丈量民情,写下乡村振兴“绿色日记”

村里的吴茱萸长势正好,紫色花穗随风摇曳,我却忘不了去年深秋那个暴雨夜。药材基地突发泥石流,我和村主任打着手电筒往山上冲,胶鞋陷在泥里拔不出来,干脆光着脚跑。凌晨三点,当我们用塑料布盖住最后一片苗圃时,浑身泥浆的村民老陈突然哽咽:“小向,这是俺家抵押了房子贷的款啊……”

这场意外让我读懂了乡村振兴不能靠单打独斗。三个月后,“后叶镇中药材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合周边五个乡镇建成冷链仓储中心,农科院的专家定期驻点指导。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整理驻村日志时发现,过去半年我走坏的运动鞋,竟丈量出17条产业便道、5处灌溉水渠的精准坐标。

初春时节,我总爱往山上跑。那里有片新栽的生态林,每棵树苗都系着心愿卡。记得开春组织义务植树时,留守儿童小雨在卡片上画了三个小人:“这是向叔叔,这是妈妈,这是爸爸打工回来的路。”稚嫩的笔迹让我想起刚到基层时,老镇长说的那句话:“把根扎进泥土,才能听懂大地的呼吸。”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阳

用“实干”破题解难,写下为民服务“橙色日记”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花开了。去年冬天走访独居老人时,我发现坐轮椅的王婆婆在家中生病无人照顾,连夜协调卫生院、跑手续、腾房间,第三天就用民政救助车把她送进了养老院。

今年开年,我们启动“银发关爱行动”,给全镇独居老人装上一键呼叫系统。那天在服务中心调试设备,听见八十岁的赵爷爷对着呼叫器唱山歌:“共产党来嘛嘿哟,干部好嘛嘿哟……”

春天来临,我抽屉里的“民生账本”又添新页:吉庆村新建了3处集中供水点,某小学配齐了多媒体教室,社区开辟了夜市摊位……

晨光漫过凤鸣山巅,村里的果农们已经开始采摘。挎上装满政策文件的帆布包,我又要赶往村里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山路上,遇见扛着锄头的张大爷,他硬塞给我两个橙子:“甜着呢!”

笔记本扉页的党徽微微发烫,三色书签在晨风中轻轻摆动。这大山深处的“三色日记”,记录着初心如何在泥土里拔节生长。当柑橘花香再次漫过山坳时,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个逗号。

发布人:12371网友04ujis 发布时间:2025-3-27 08:51 收藏 阅读人次:922

初审:亦星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