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有情感的浓度,也有思想的深度,更有历史的厚度,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深掘“文化富矿”,从“诗韵清明”中细品万千滋味,真正带着启迪、带着触动、带着力量继续前行,做到不负春光、奋勇追梦,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从“清明时节雨纷纷”中感悟情感的浓度,追忆过往、缅怀先烈,燃起生生不息的传承心。古语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又是一年青草绿,清明节临近,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扎根故乡的人们,都会通过祭祖、插柳等形式表达追思之情。无论是重温一段过往,在潜移默化中赓续力量和基因,还是品读祖辈留下的家训家规,在铭记于心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清明节始终沁润着情感的浓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我们更要追忆过往、缅怀先烈,始终牢记艰辛“来时路”,永远看齐那些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从夏明翰、陈乔年、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等人的身上感悟高尚的政治品格和矢志报国的赤胆忠心,既要分外珍惜如今的和平年代,在躬耕付出、奋勇拼搏中续写“许党报国”的诗篇,更要燃起自豪、自信之情,用一生唱响“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赞歌,真正燃起“生生不息”的传承心。
从“皆以洁齐而清明”中感悟思想的深度,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燃起省身克己的自律心。“自律者心无惰,自律者志常驰。”清风皓月、天朗气清,我们永远追求干净、澄澈的心,也永远向往公正、公平、阳光的环境。一路走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中保持肌体细胞健康水平,用清正廉洁之心、一生为公之心塑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皆以洁齐而清明”中感悟思想的深度,永远明白“内无妄思,则外无妄动”的深意,无论在何时何地、在人前人后都要秉持一颗纯粹的心,立志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既要铭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在工作和生活处处秉持节俭朴素的作风,也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抵制消极怠工、懒惰躺平等现象,真正涵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美好品格,燃起“省身克己”的自律心。
从“好风胧月清明夜”中感悟历史的厚度,乘风好去、直下山河,燃起竿头日进的奋斗心。“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清明节前后恰是百花盛开、万物蓬勃的时节,从“佳节清明桃李笑”的烂漫风景,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机盎然,从“忙趁东风放纸鸢”所放飞的梦想,到“唯有农夫耕地忙”的辛勤和惜时如金……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也是厚植新绿、播种希望的重要节点。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好风胧月清明夜”中感悟历史的厚度,在时光的变迁、时代的进程中读懂清明节所饱含的多重底蕴,主动做到乘风好去、直下山河,既让清明文化永葆活力与生机、焕发时代的光芒,也要在接续奋斗、锐意进取中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用心把握时代的机遇、勇敢登上梦想的舞台、始终踏准奋斗的节拍,不断擦亮春和景明的美好气象,真正让美好梦想在不懈努力中成真,燃起“竿头日进”的奋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