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小作坊撬动大产业 家门口铺就共富路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委组织部 罗雪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云南省建水县凭借 “千年建水紫陶” 这一响亮名片,充分发挥紫陶产业优势,将 “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作为关键着力点,致力于把 “小紫陶” 打造成 “大产业”,推动 “家门口的产业园” 蓬勃发展,为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筑牢岗位根基 。

2025-3-27 10:43 上传
下载附件 (3.17 MB)
建水陶文化艺术中心
2025-3-27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2.63 MB)
紫陶手艺人为紫陶雕花

党建引领强服务,“小作坊”铸就“大产业”。创新构建“园区党工委+园区党委+党建共同体+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体系,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全力打造“百年星火耀古城·千年紫陶党旗红”党建品牌,培育26户“党员诚信经营户”,崇文同创党支部获评州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建水县被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创新推出“紫陶贷”等新型资金扶持方式,消除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链顾虑,帮助企业提档扩产。目前,全县已累计投放紫陶贷6.42亿元,发放企业扶持资金133.5万元,兑付“四上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奖励扶持资金174.77万元。2024年,建水县紫陶产值达85.1亿元,为建成紫陶百亿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3-27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949.58 KB)
建水紫陶数字赋能中心
2025-3-27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4.92 MB)
党员诚信经营户

立足优势明方向,“小作坊”托起“大就业”。坚持用好两张“千年”名片,立足文旅发展优势,大力推行“陶在城中、城中有陶”文产城融合发展新方向,深化“紫陶+文化”“紫陶+旅游”等多元业态发展,开发紫陶气锅、窗花陶片等200余类创新产品,先后打造“紫陶街”“紫陶里”等一批文化旅游街区,加快提升从“一片陶”到“一条链”的产业转型速率。同时,建成紫陶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商选品中心,孵化紫陶电商商户300余家,带动就业超3000人,网络零售额突破4亿元。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743户,培育紫陶规上企业21家,直接带动7万余人(本地农村群众近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持续擦亮“建水陶匠”劳务品牌。

2025-3-27 10:43 上传
下载附件 (3.03 MB)
云南首席技师、省级非遗传承人田静在带徒进行电商直播
2025-3-27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2.37 MB)
紫陶手艺人进行手工创作
2025-3-27 10:44 上传
下载附件 (2.55 MB)
学艺人进行紫陶制作、雕刻

技艺传承育人才,“小作坊”育出“致富陶”。打造“师承体系+联动培训+院校培养”三位一体紫陶人才工作体系,鼓励、支持、引导建水紫陶非遗传承人、名家大师等群体积极开展带徒授业工作,稳步提升本土紫陶技能领军人才的培养质效和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智汇陶”产才融合创新发展人才示范项目,红河学院建水紫陶产业学院建成招生,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和建水紫陶古法色料研发中心。依托云南冶金技校等4个实训基地,整合工会、人社等各类培训资源,做好紫陶技艺普适化培训和行业所需应用型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目前,获得人社部门技能认定陶瓷工职业技能资格人员3145人(其中:技师40人、高级工259人、中级工455人、初级工1817人),合格574人。每年常态化开展陶艺等技能培训2300余人,助力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

2025-3-27 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2.9 MB)
培训讲解紫陶的制作过程
2025-3-27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3.08 MB)
紫陶成品
发布人:黄方 发布时间:2025-3-27 10:44 收藏 阅读人次:927

初审:亦星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