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贵大地考察,深入侗寨共谋振兴良策,走访古城把脉产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刻领会考察调研的实践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解锁“实践密码”,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绘就党群连心、民生暖心、治理同心的新时代画卷。
以“奉献之姿”践行初心使命,解锁“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服务密码。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总书记与村民们肩并肩就座、心贴心交流,共话幸福图景。这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坐标。广大党员干部须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既要胸怀“国之大者”,更要抓好“为民小事”,用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服务。在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施工队长”;在数字治理的创新实践中,争做智慧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在民生改善的主战场,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管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新时代党群关系“连心桥”。
以“务实之风”深耕基层沃土,解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调研密码。从“多彩贵州”到“七彩云南”,总书记用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首在“身入”更贵“心至”。当前,面对乡村振兴新课题、基层治理新挑战、产业发展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须坚决摒弃“蜻蜓点水”式调研,杜绝“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形式主义,当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院落,既看“示范点”更察“薄弱处”,既听“点赞声”更问“吐槽点”。要在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中把准民生脉搏,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工作的“任务清单”,将基层的“土办法”提炼为“金点子”,以“钉钉子”精神让调研成果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推动事业进步的“动力源”。
以“实干之本”勇于履职担当,解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要打破思想藩篱,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发扬“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品格,以自主创新精神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用实干担当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方能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争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事业闯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奋斗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