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循迹“云贵之行”让“为民之花”遍开基层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罗庄村选调生 陈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从“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期盼,到“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的深情寄望,无不展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的深厚情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血浇灌民心,让“为民之花”在人民群众的身边处处绽放。

循“亲民之迹”,汲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信仰力量,让“与民同心”的服务之花遍开基层。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唯有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民之所盼”为方向标,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融入血脉,常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吾日三省”的自觉祛除思想杂尘,以“此心光明”的坦荡破除形式虚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扎根人民中厚植情怀,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要少些“坐等上门”的疏离,多些“推门入户”的亲近,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把党的好政策从群众“耳边”送到“身边”、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通途”,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让“为民之花”在基层处处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

循“利民之迹”,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坐标,让“造福于民”的实干之花遍开基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还是社会治理、文化振兴,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大数据等工具精准施策、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用“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要警惕“躺平甩锅”的惰性思维,摒弃“避风头”“等靠要”的消极心态,主动跳出“舒适区”,做冲锋陷阵的“闯将”、深耕细作的“工匠”,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在乡村振兴中啃“硬骨头”,在改革深水区破“拦路虎”,在基层治理中解“千千结”,在急难险重中淬炼担当之能,以铁肩扛起时代重任,用行动诠释“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循“惠民之迹”,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让“矢志为民”的奉献之花遍开基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奉献是共产党人最深沉的精神底色,为民奉献无需惊天动地,重在“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执着,无数共产党人以“小我”成就“大我”,用默默耕耘铺就人民的幸福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纯粹,将群众的“点滴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甘做疏通沟渠的“泥腿子”、调解矛盾的“和事佬”、代跑手续的“勤务员”,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在平凡岗位上织就为民服务的经纬,在修通一段路、点亮一盏灯、化解一桩怨的细微处见真章。要少些“数据报表”的虚功,多些“雪中送炭”的实绩,以“微光成炬”的智慧,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用“辛苦指数”兑换“满意指数”,让今日的耕耘化作明日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

发布人:12371网友2sc773 发布时间:2025-3-27 17:17 收藏 阅读人次:604

初审:林竹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