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制定实施,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锻造过硬党员队伍指明了方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应紧扣时代脉搏,厚植思想根基,激活学习引擎,提升为民本领,书写党员教育培训“再”字篇。
上好“悟真理、固党性”的铸魂课,厚植思想根基,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入脑入心“再进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因党而生、为党而兴,需围绕“党”字立意,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常修课”。要常学常新悟真理,紧扣《规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主题主线,组织党员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善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及各类网络平台,逐篇精读原著、逐句研学原文、逐字深悟原理,坚持全面学与重点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凝心铸魂、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常悟常进固党性,打造“红色课堂”,有序组织党员走进历史展馆、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从中深切感悟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修养,源源不断地汇聚奋进力量,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入脑入心再进阶。
上好“强联动、接地气”的创新课,激活学习引擎,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提效“再升级”。《规划》强调要丰富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按照《规划》精神,以“方式方法”为突破,打破传统课堂模式。要强化“线上线下”立体联动,在“线上”充分借助网络媒介,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指尖课堂”“云间课堂”,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学习。在“线下”,以需求为导向,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党员,开展送学“家门口”服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对长期外出党员,定期推送电子学习材料,满足学习需求,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掉队、流而有学。要有声有色接地气,坚决避免“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模式,丰富载体,有效融合微视频、图解、有声书等形式,创新课程形式,灵活运用研讨式、互动式、观摩式等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问”、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党员学得易、学得全,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提效再升级。
上好“抓靶向、促应用”的定制课,提升为民本领,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再深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教育要贴近实际运用、贴近基层党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从“纸面”落到“地面”,防止学习工作“两张皮”。“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要分级分类抓靶向,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学历、年龄、工作需求等情况,结合党员岗位职责,贴合党员工作实际,将民之所急、民之所盼当作第一要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靶向”按需施教、分类施策,坚决杜绝“一锅煮”“一刀切”。要实践实干促应用,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将培训与积极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接地气活动紧密结合,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服务一线,在处理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中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把“民生清单”变为“履职清单”,把“辛苦指数”变为“幸福指数”,让党员教育培训在推动工作、服务群众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