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并衷心祝愿当地村民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各地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弘扬乡村文化、培育乡村人才,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让乡村振兴之“花”常开不败,乡村活力长存不息。
以“深耕细作拓新径”的产业探索助“扎根”,让“繁荣之花”常开不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各地需深谙“产业兴则乡村兴”的道理,积极主动作为,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市场需求,逐项分析乡村资源,逐段规划产业布局,逐步推动产业升级。要让产业的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每一次创新都紧贴实际,深化对产业发展的认识,增强对产业振兴的信心,提升对乡村未来的憧憬。要自觉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推动产业进步。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深入实践、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产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筑牢产业基础、把稳市场方向,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产业振兴融入乡村发展的血脉,化作推动乡村繁荣的力量,让繁荣之花在乡村产业中常开不败。
以“匠心独运守遗风”的文化传承促“芽长”,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各地应悉心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底蕴,精心策划农耕庆典、民间艺术盛会等文化节庆,悉心呵护剪纸、刺绣、木雕等非遗瑰宝,激励非遗传承人倾情传授技艺、展示风采,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彰显乡村文化的独特风韵,提振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同时,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精心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领略乡村之美;积极推广乡村手工艺,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如此,方能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与人民群众一同欣赏乡村美景,品味乡村美食,共享乡村文化的盛宴,让文明之花在乡村文化的沃土上常开不败。
以“精心培育铸栋梁”的人才战略壮“枝干”,让“智慧之花”常开不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因此,各地区要担当人才振兴的重任,以严谨的态度、细致的作风,认真查找乡村人才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要敢于直面人才流失的严峻现实,敢于正视人才培育的艰巨任务,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在人才培育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坚决剔除一切影响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消极因素,彻底铲除一切阻碍人才振兴的障碍和壁垒,让智慧之花在乡村人才中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