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当以贴心、齐心、连心的行动理念,奏响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乡村振兴“民生曲”,真正让乡村大地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旋律。
始终与人民群众“贴心”,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奏响民生关怀“温情调”。乡村振兴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当下,乡村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从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到公共服务的不完善,再到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匮乏,这些问题都深刻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品质。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与人民群众“贴心”,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将民生关怀落到实处。一方面,要主动下沉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定期开展“民情走访日”活动,走进农户家中、坐在农家炕头,与群众促膝长谈,倾听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点滴困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沟通桥梁。在线上,通过官方公众号留言板等平台,及时收集群众反馈;在线下,设立“民生意见箱”,并定期开箱整理,确保每一条意见都不被遗漏。建立完善的民生问题反馈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详细的民生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用心奏响民生关怀的“温情调”。
始终与人民群众“齐心”,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奏响民生发展“奋进调”。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与人民群众“齐心齐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推动乡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挖掘乡村的生态优势、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潜力,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并细化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责任人。另一方面,要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此外,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真正以“齐心”的奋进姿态,用心奏响民生发展的“奋进调”,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始终与人民群众“连心”,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奏响民生幸福“和谐调”。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与人民群众“连心”,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共同描绘民生幸福的美好画卷。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提升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收益水平。在乡村治理方面,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形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此外,要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环境,用心奏响民生幸福的“和谐调”,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