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循迹“万里山河” 演绎“万千故事”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陆坊乡人民政府 肖竹林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连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从“多彩贵州”到“七彩云南”,从“日子似火”到“幸福如花”,总书记始终对乡村全面振兴“念念不忘”。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崭新远征中,要想打响乡村振兴“金算盘”,各级党组织就要循迹总书记的步伐,从“新”出发,从“调查研究”“人才选育”“基层治理”三个方面,做到“环环相扣”,深度演绎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故事”。

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中踏遍“万水千山”,演绎“百业兴旺”的共富故事。在贵州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在云南考察期间,他又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丽江古城,实地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各级党组织要循迹“万里河山”,着眼当前乡村产业面临的存在生产规模小、类别单一、分布零散等问题,一方面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中入山林、访溪流、走垄沟,发现方志典籍中的“深山药材”、寻找万仞高山上的“奇花异草”、探寻无垠海域里的“龙宫之宝”,将沉睡的“特色资源”记录在册,在对滴着露珠的“一手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解锁出物产禀赋的“特色品韵”,从而形成分门别类的“原料数据库”,为万千业态的产生注入“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对本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锚定“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转型富农”三个关键词,以科技创新助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品牌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

在“不拘一格、寻贤访能”中历经“千辛万苦”,演绎“近悦远来”的发展故事。从“多彩贵州”到“彩云之南”,科技创新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心念念”。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奔跑”的强大引擎。各级党组织要循迹“万里河山”,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使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一方面要“向外引”和“向内挖”,在“内外联考”中引入懂管理、善经营的产业人才,培养有梦想、善学习的本土“田博士”,通过“理论传输+技能培训”的常态化专题培训,让各类人才“谙农情”“淬农技”“知农事”,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要选派“科技特派员”,引导他们深入种植基地、示范园区、田间阡陌,以“传帮带”的形式指导农户科学从事农业生产,把“科技小院”“田间实验室”建强建优,让一项项发展规划“落地生花”,将科研论文写于广袤的乡村“旷野”上。

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想出“千方万法”,演绎“群众满意”的幸福故事。从“希望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的殷切期望,到“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的深情祝福,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真正受益,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衡量党的执政能力、评判公共服务质量以及体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与否的重要标准。各级党组织要循迹“万里河山”,把握好服务群众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时刻牢记“造福谁”,聚焦环境保护、电梯加装、“一老一小”特定服务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让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成为心中所系,切实把造福人民的实事办实,把造福人民的大事办好;另一方面还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对群众需求“声声入耳”、对群众关切“事事上心”、对群众期许“声声有应”,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精准下沉,切实将民生堵点变成民生亮点、将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用真挚付出和竭诚奉献书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故事。

发布人:12371网友w9yp26 发布时间:2025-3-30 23:56 收藏 阅读人次:1438

初审:王嗣音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