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其生命力在于常学常新、常查常严、常改常进。面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和作风建设的长期性挑战,唯有以“学”筑基、以“查”明责、以“改”促治,方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让八项规定精神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学深悟透,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简单的条文记忆,而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再体悟、对政治规矩的再校准。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宗旨意识的淡化和纪律观念的松弛。党员干部要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厚植为民情怀,从“延安整风”的历史镜鉴中认清作风问题的危害性,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中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价值。当前尤其要警惕“躺平式”不作为、“表演式”落实等新动向,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纪律规矩既“入耳”更“入心”,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政治自觉。
查摆问题,深挖作风顽疾病灶根源。作风建设贵在敢于“揭短亮丑”,勇于“刀刃向内”。现实中,“不吃公款吃老板”的隐形吃喝、“电子红包”背后的利益输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新表现,暴露出“四风”问题顽强的生存惯性。查摆问题既要见人见事,更要见思想见制度,既要从个案中透视政治生态,也要从普遍现象中反思治理短板。要善用大数据比对公务消费轨迹,通过群众评议捕捉作风温差,借助巡视巡察扫描责任盲区,构建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立体监督网。只有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较真劲揪出“温水煮青蛙”式的作风滑坡,才能防止“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
改进机制,构建常态长效制度防线。作风建设不能止于“割韭菜”式的反复整治,必须向“拔病根”的制度建设深化。针对“制度空转”“责任虚化”等问题,需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嵌入干部选拔、绩效考核、审计监督全链条,用“数据铁笼”规范权力运行,以“阳光政务”压缩寻租空间。要推动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运用区块链技术固化公务接待流程,依托人工智能预警廉政风险,通过“云监督”平台实现群众实时评议。更需在思想教育上持续发力,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涵养的重要切口,让“不想腐”的自觉成为政治生态的鲜明底色。唯有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统一,方能涵养出“清风拂面、正气充盈”的执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