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四川旺苍:用心用情用力托起“朝夕美好”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委组织部 刘连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近年来,四川省旺苍县坚持党建引领,始终锚定托稳“一老一小”民生工程的目标,聚焦民生服务中难点焦点堵点,办实事、出妙招、解难题,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格,用心用情用力托起“朝夕美好”,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

情暖“银龄”,构筑老年幸福生活新图景

“陈大姐,你屋头的扶手装了后,晚上起夜是不是稳当多了?”清晨,旺苍县卸甲碥社区网格员赵新蓉敲开陈大妈的门,只见老人正扶着新安装的防滑扶手从卧室走出,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嘛,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我这把老骨头在家走动,孩子们在外头打工也放心咯。”

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旺苍县东河镇“精准护老”的缩影。当地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为老服务“小切口”,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养老保障网络。针对居家养老安全隐患,政府全额出资推进适老化改造,为陈大妈等老年家庭安装智能照明、防滑设施、助行扶手等设备,有效降低居家风险。截至目前,全镇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个,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此外,旺苍县东河镇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服务200余场次,让医疗资源与养老需求无缝对接。每逢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精心组织老年人健康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精神食粮”滋养老人心田,让晚年生活更有温度。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守护“朝阳”,点亮儿童健康成长新希望

“小宇,你看这道数学题,咱们用‘画图法’试试?”在旺苍县水磨镇桥板村未成年人保护站,党员教师谭东平正耐心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谭老师,我画出来了,原来这么简单。”11岁的小宇兴奋地举起练习本,窗外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样的“一对一”辅导,每天都会在旺苍县水磨镇的各个“童伴之家”上演。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水磨镇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五老”(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队伍政治优势与经验优势,定期开展“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活动,为留守儿童开设课后辅导班、兴趣课堂,弥补亲情缺位。同时,全镇着力完善儿童服务阵地,建成未成年人保护站10个、“童伴之家”3个,配备图书、益智玩具、多媒体设备等,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交流、兴趣培养的温馨场所。

联合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金秋助学”“雨露计划”“教育特别救助”,为50余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15万元,用政策“及时雨”浇灌祖国“幼苗”。心理关爱活动同步跟进,通过专业团队介入,为困境儿童定制心理健康疏导方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面对生活。

课后辅导作业

老少“共融”,绘就温暖和谐共生新画卷

“唐爷爷,您教我写的‘福’字歪啦。”“哈哈哈,小丫头,毛笔要这样握……”在改造后的旺苍县白水镇陈家岭社区活动中心,62岁的退休教师唐均凤正带着孩子们写字,一老一少的笑声回荡在挂满剪纸的屋檐下。

在旺苍县白水镇,“一老一小”的双向守护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风景。通过整合日间照料中心与儿童活动空间,打造2处“老少共融”阵地,开展“银龄课堂”“童伴计划”等互动活动80余场,老人与孩子在此共学共乐。孩子们为老人表演节目、分享校园趣事,老党员则化身“红色讲师”,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传授传统技艺。这种“共融共治”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24%的低龄老人主动参与儿童托管、课后看护等志愿服务,形成“老有所为”与“幼有所育”的良性互动。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019.1 KB)
低龄老人参与儿童托管志愿服务

从“夕阳红”到“朝阳升”,旺苍县用精准服务编织民生保障网,实现了养老服务有温度、儿童关爱有力度、代际共融有深度。未来,旺苍县将继续深化“朝夕美好”工程,让“老幼双安”成为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

发布人:接班人 发布时间:2025-4-1 09:06 收藏 阅读人次:472

初审:霄冰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