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我以一名基层选调生的身份来到重庆奉节。从“初入”到“融入”、从“陌生”到“熟悉”、从“身到”到“心到”,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基层是磨砺各种能力的“练兵场”,也是实现青春价值的“大舞台”,有着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触动,我在这片天地书写篇章,收获成长。选调生涯的初章即将翻过,心中满是感慨与收获。
走遍“大街小巷”,融入“万家灯火”,在“敲门行动”中练就“洞察秋毫知民心”的细功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走出“象牙塔”、初入“社区门”,面对“千头万绪”的具体工作,心中的计策、手中的方法难免“力不从心”。基层工作看似简单琐碎、容易接触,实则内涵丰富、学问颇深。为了尽快融入奉节、了解奉节,我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查阅文档、熟悉政策、了解民情,逐步掌握了辖区的产业结构、重点任务及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调解好第一件纠纷、填写好第一份报表、组织好第一次活动开始,逐步打开工作局面。主动深入楼栋巷尾向实践求“真”、向居民求“策”,乐谈“家常”、善聊“里短”,将每户“小需求”都当作“大任务”。与居民同坐在长椅上“拉家常”,共围在圆桌旁“商对策”,认真了解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实际困难和朴素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学、多想、多做的实践中,摸透处理社区事务的门路和方法,走进居民心间。
倾听“百家争鸣”,理清“千条万绪”,在“琐碎日常”中练就“运筹帷幄解民忧”的巧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一次日常值班中,有群众反映小区有流浪狗出没,影响居民出行。接到电话后,我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将无主流浪狗送到专业救助站,最终解决了群众的困扰。在日常工作中,我协助社区开展法治科普、反诈宣传,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对群众来说,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群众的呼声与民生息息相关,如果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充分表达与合理解决,就谈不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在学习管理技巧、服务窍门、发展策略中积累干事经验。以诚心和恒心赢得居民的理解支持。在组织社区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改善居住环境等实事上,勇担“重担子”、敢攻“难关口”、善接“烫手芋”。
应对“瞬息万变”,做到“枝叶关情”,在“求真务实”中锻造“为民服务勇担当”的硬实力。基层治理中看似琐碎的一件件小事,却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调解一桩小纠纷,可能避免一场恶性事件;教会一位老人识破骗局,就能守住一个家庭的积蓄;化解一件信访案,或许就坚定了一个人对公平的信念。“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才能走进群众心里。在日常工作中,我与同事一起走进楼栋单元。在与人民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沟通和“你来我往”的互动往来中拉近距离。“对门这两家人又因为电梯安装问题吵架了!”“我家的水管漏水了,快来帮忙看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真真切切把握人民的所需、所急、所盼,将“民之所需、民之所求”转化为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才能筑牢服务之基。心之所向,一往无前。未来我将继续拼搏,脚踏实地地为居民排忧解难,做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让我的“奉节故事”有一个“愿得居民皆安康”的温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