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蜕变!从“青苗”到基层“火种”的选调征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盘江乡辽远村委会主任助理(选调生) 杨成鸿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深秋的柑橘林翻滚着金红色的浪,我以选调生的身份正式踏入这片土地。初到村委会时的紧张、不适应在篝火、泥浆、方言里渐渐褪去,直到惊蛰前夕调解完一起民事纠纷,我才发觉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捧着理论手册丈量田埂的“青苗”,那些在果框边学到的计量智慧,在火塘会记录的家族谱系,在会议室里调解的民事纠纷,把我锻造成了能听见土地心跳的“火种”。

2025-4-2 09:30 上传
下载附件 (2.43 MB)
帮忙村民种植小米辣

向下扎根:在柑橘林里读懂土地的密码。钻进柑橘林,沉甸甸的果子把枝子压成了扁担。我背着框、猫着腰在果林里慢慢穿梭,裤腿上沾的全是泥,这成了我最好的“入伙证”。满林的果香味,果农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让我真正明白啥叫“丰收烫手”。

2025-4-2 09:31 上传
下载附件 (2.91 MB)
和村民一起采摘柑橘

曹大哥家的柑橘林地处山坡上,用水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没有水,果树长得小,果子更是寥寥无几。村里得知后,一起帮他家支水泵、挖蓄水塘,塑料水管像蜘蛛网一样爬满果林地,今年终于实现了大丰收。

最让我长见识的是承包果园的赵总,他使用的无人机打药,激发了我强烈的兴趣,我眼馋得不行,尝试着学习了大半天。科技赋能,未来,无人机打药会取代传统的背着药桶爬山,很大程度节省成本,可谓是“土法子插上科技翅膀了”。

倾听拔节声:入户日志中的生长图谱。驻村半年,我的帆布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政策文件、医保缴费流程图和一沓72户脱贫户的入户表。从最初拿着名单挨家挨户敲门,到现在村民老远就招呼“小杨快来屋里坐”,我渐渐摸清了防返贫工作的门道。

2025-4-2 09:32 上传
下载附件 (2.08 MB)
入户帮老年人缴纳医疗保险

李大哥家养了10多头牛,每天的草料费用不菲,加上牛价下跌,资金流转存在一定困难。我和驻村第一书记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他办理了小额信贷,让他放心发展产业。村里的阿爷阿婆不会用手机,儿子女儿又都在外面打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就会上门为他们缴纳医保,阿爷行动不便,一直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小伙子。”我突然读懂:真正的防返贫监测从不在表格里,而在屋檐下观察蕨菜如何从墙缝“探身”,在火塘边聆听村民的日子如何越过越红火。

2025-4-2 09:32 上传
下载附件 (2.29 MB)
在村委会调解邻里纠纷

松土者的使命:解决土地矛盾纠纷。土地就像老农民手里的账本,一笔一画刻画着几代人的记忆。光伏产业进村时,两个村子为边界线争得脸红脖子粗,都说对方多占了“一犁头地”。涉及到集体利益时,村书记当仁不让,将“办公桌”移到山头上,在双方林业人员的带领下,将分界再次明确,扫清了光伏产业发展障碍。

2025-4-2 09:31 上传
下载附件 (2.44 MB)
到现场调解土地纠纷

承包户李大哥流转土地5年,却没有拿到任何租金。我和村副主任拿出土地租金打款明细,一笔一笔对账,原来前面几年的租金都是打到老爷子的卡上,老爷子在不久前去世了,李大哥才猛然想起自己的租金哪去了。弄清误会后,李大哥开心地笑了,“还好有村委会帮我记着,不然我的钱就打水漂了。”

2025-4-2 09:31 上传
下载附件 (1.93 MB)
给孤寡、高龄老人发放棉衣棉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矛盾解开了,命根子才能扎稳。松土松的不只是地垄沟,更是把人心里的疙瘩一点点揉散,让该长的苗、该结的果,都能在敞亮的土地上可劲地生长。

2025-4-2 09:32 上传
下载附件 (1.94 MB)
入户开展常规工作

当初那个捧着政策文件发懵的选调生,如今能在田坎上和村民讲农技,能攥着账本当“和事佬”,敢拍胸脯说“这土地里长的难题,咱就土里解”。这土地教会我的,终要加倍还给它——毕竟咱这棵“青苗”,早在辽远村家家户户门前的板凳上、万亩柑橘的花香里,扎透了根须,抽出了新枝。

2025-4-2 09:31 上传
下载附件 (3.26 MB)
帮老年人缴纳医疗保险
发布人:黄方 发布时间:2025-4-2 09:38 收藏 阅读人次:1036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