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回归质朴 让基层党课与“土”撞个满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祖拜达·托呼达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基层党课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强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着重要作用。当前,一些基层的党课“引力”不够、“滋养”不足、“味道”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打破基层党课“讲者自得其乐,听者一头雾水”的尴尬局面,基层党组织不妨在贴近基层实际中摸准“口味”,在内容供给、方式方法、学用转化上添足“土味”,真正让基层党课“入脑”“入心”“入行”。

深挖“土”教材,在“因地制宜、塑造特色”中让基层党课“接地气”。基层党员身处乡土一线,直面农事农务、村情民意,党课内容唯有接“地气”,才能激发其“坐下来听、围起来谈、走出去干”的主动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整合当地教学资源,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内容,满足广大党员的学习需求。要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探寻本地革命遗迹、英烈故事,为打造情景式、浸润式课堂提供场地,为打造地方特色精品课程提供鲜活教材,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在聆听红色故事、重走红色路线中感悟思想伟力。要以乡村振兴为“媒介点”,聚焦村规民约、产业发展、农村建设等内容,开发各类实践实操课程,助力党员把党政方针、农耕经验、当地村情学清楚、悟通透,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农村大地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用好“土”方法,在“乡音促学、喜闻乐见”中让基层党课“冒热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基层多数党员的文化层次较低,接受官方语言慢,开展党课要结合实际,用好“土方法”、讲好“土白话”,让教育培训更好“消化吸收”。要让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优秀党员干部、杰出乡贤、“土专家”“田秀才”等当好“解说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林间院内等生产生活一线,用“乡音俚语”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理论,传授实用技术,确保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乡村振兴的远大征程中得到充足“能量补给”。要用生动场景抓住党员受众的“兴趣点”,充分借助舞台情景剧、微电影等鲜活生动形式,让活泼的语言风格加持理论去引起大家的触动,引导党员从知学、好学到乐学。

搭建“土”平台,在“知行合一、发挥作用”中让基层党课“聚人气”。“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基层党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行动,把“听来的知识”转化为“干事的本领”,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干事的动力”。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对实践引领的作用。紧扣产业兴旺目标,引导党员带头领办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试种新品作物、开拓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引导党员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让农村党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助困等工作,把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引导到实践中去。还要做好基层党员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工作,建立党员实干积分台账,量化考核实绩,表彰先进典型,激励党员争先锋、创一流,不断提升党员的参与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党员教育催生实干硕果。

发布人:祖拜达 发布时间:2025-4-2 13:11 收藏 阅读人次:1310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