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赫章县双坪乡双坪村村委会的三层小楼,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神经末梢”,也是连接基层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每日穿行于三层楼之间,在这里见证着最鲜活的工作图景——便民大厅的人来人往、会议室里的群策群力、深夜书桌前的点点滴滴。三层小楼三层台阶,每一层楼都镌刻着新时代村干部的初心印记,每登一层都有对基层工作的新领悟。
一楼:全心全意办实事,方寸台前见初心。推开一楼的玻璃门,“党群服务中心”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有烤火炉旁喝着热茶的乡亲、自助终端前操作医保缴费的青年,以及带着户口簿和社保卡来申领养老保险的到龄老人。这里的时间刻度由群众需求丈量:清晨,返乡创业的小顾带着新办的营业执照,咨询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午后,板桥组的施大爷来查询高龄补贴是否发放。每天,村民们带着各种问题和需求来到这里,从分户证明到家庭困难情况说明,从宅基地审批到养老保险认证,从矛盾纠纷到猪牛产业补贴申领……他们或咨询政策,或办理手续,或寻求帮助,这方寸之地,是“政务服务站”,也是“情感联结站”。我们始终以热情和耐心,为他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用真心和行动为村民筑起了一道温暖的防线,让村委会真正成为村民愿意来、还想来的精神家园。
二楼:群策群力谋发展,方言聚智绘蓝图。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二楼会议室的木纹长桌总泛着温润的光泽,这里是民主决策的“议事厅”,也是思想碰撞的“演武场”。在这里,我们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主动公开村“两委”近期村务和重大事项,听取群众对村发展的问题和下步工作的建议。在这里,有人提出要拓宽平整路面和安装路灯,改善村里的交通和照明条件;有人建议做好移风易俗文化建设,加强打击滥办酒席的力度;还有人关注街面上占道经营的问题,希望双坪村不仅富起来,更要美起来。在这里,我们以“四个一”制度(学习一次政策文件、研究一个发展事项、建立一张问题清单、带回一份工作成效)为抓手,让不同的声音在讨论中达成一致,将森林防火、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议题化作具体的行动与蓝图。
三楼:力学笃行求提升,方桌之上照征途。村委会的第三层,有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寝室,既是我思考的静室,也是我充电的驿站。每天工作之余,我都会在这儿的书桌上,翻开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白天的实践经历化作夜间的思考素材,与台灯下的身影构成一幅四季不变的画面。书桌上书籍的页脚微微卷曲,驻村工作笔记的墨迹从春写到冬。我在这里,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了解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网格化管理的新发展。我在这里,关注依法治国、公共管理、乡村治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我深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双坪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三层楼里,我见证了便民服务的温暖,感受到了建言献策的力量,体会到了学习提升的重要。当便民窗口的灯光次第熄灭,当会议室的茶杯余温尚存,当顶楼的书页轻轻翻动,这座建筑依然保持着生长的姿态。我将让在三层楼宇间循环往复的足迹,化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