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凌晨五点的星光洒在宁夏固原的黄卯山上,2000余名师生的徒步队伍踏破夜色,用脚步叩响历史的门扉。这场延续30年的“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让青少年在54公里山路上读懂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更以“沉浸式教育”诠释了理想信念的传承密码。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这场徒步不仅是生动的“活教材”,更是淬炼党性的“大熔炉”。
从思政课中看信仰传承,以红色基因铸魂补钙。宁夏固原二中、弘文中学30年坚持的“行走的思政课”,用54公里徒步丈量革命热土,在任山河烈士陵园的松柏间浇灌理想信念之花。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启示我们:红色教育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要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心灵感受信仰温度。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此为范,主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革命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烈士纪念馆里研读英雄史诗,把党史学习从“纸面”落到“地面”。要像师生们高举红旗、齐唱红歌那样,把红色故事讲给群众听,让“半条棉被”“只点一盏灯”的为民初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植入灵魂。
从徒步中看作风锤炼,以攻坚克难淬火成钢。凌晨五点的星火照亮前行路,54公里的跋涉磨砺意志魂。师生们在陡坡险路上相互搀扶的身影,恰似党员干部面对改革发展难题时应有的担当姿态。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硬骨头”、基层治理中的“荆棘路”,广大党员干部当发扬“雨夹雪中继续前行”的拼劲,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在防汛抗旱一线、征地拆迁现场、信访接待窗口摔打锤炼本领。要像护送队伍的交警、消防员般树牢“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急难愁盼当作必须征服的“任山河”,用“沾泥土、带露珠”的实干破解发展困局,让党旗在攻坚克难的最前沿高高飘扬。
从征程中看为民情怀,以知行合一践诺于行。这场特殊的思政实践昭示我们:理想信念的“根”扎得越深,为民服务的“果”结得越实。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脚下沾泥”的姿态走出机关大楼,在田间地头开好“板凳课堂”,在项目工地架起“民情直通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切。要传承任山河战斗中“300勇士血沃疆场”的牺牲精神,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多听老人意见,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多问家长需求,让“民生温度”直达千家万户。更要像徒步队伍保持“同频共振”那样,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从淬炼中看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续写华章。54公里徒步留下的不仅是脚印,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图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带着这份淬炼后的初心,把“任山河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科技创新前沿勇闯“无人区”,在深化改革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在风险挑战面前善打“主动仗”。要始终牢记“赶考”永无止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发展,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让每一项政策都饱含民生温度,每一次决策都闪耀真理光芒。让我们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