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齐心协力,确保学习深入有质、查摆问题有力、整改落实有效。
以“学”为基,在“常思常悟”中汲取精神之钙。“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是基础、是前提,是拧紧思想“总开关”的必由之路。思想锤炼愈深入,作风建设愈扎实。“精神滋养”非一日可成,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时,要秉持“日日精进不畏难,时时研习不惧繁”的态度为理想信念“加餐”,做到持之以恒地积淀、精益求精地提升。要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抓实抓常,探索构建常态化学习体系,坚持全面细致地学习、原汁原味地领会、系统深入地精研,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不断“温故知新”。要深扎理论之“根”,厚植知识之“壤”,避免思想“贫瘠”“固化”之弊,增强对“微祸之积”的警觉性,铸就面对“糖衣诱惑”而心志坚定的自觉性,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为作风建设筑牢思想根基,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正确方向。
以“查”为镜,在“常省常纠”中深挖病灶根源。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进作风的突破口。自查自纠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走过场,而要以一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审视工作中的短板和作风上的沉疴。党员干部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从严查摆问题,仔细检视工作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敢于直面问题,善于捕捉问题的蛛丝马迹。同时,各级党组织要织密数字监督的“天罗地网”,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深挖细查,既要盯紧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传统领域,防止问题反弹;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新战场,确保监督全覆盖。要将民主生活会上的“红脸出汗”、群众意见的“公开剖析”常态化,以“庖丁解牛”的精细和“一抓到底”的韧劲,将那些顽瘴痼疾一一揪出,晒在阳光之下,让问题无处遁形。
以“改”为要,在“常抓常严”中涵养清风正气。“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是基础,查是手段,整改落实才是目的。党员干部绝不能将整改视为一次性的任务,躲在“点到为止”的舒适区里做“甩手掌柜”,将整改工作仅仅停留在“当下改”“一时改”的层面,而是要着眼于“长久立”的目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要注重建章立制,对有利于更好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措施办法,及时以制度规定的形式固化下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真抓实改的态度铲除问题“病灶”、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强健作风“筋骨”,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敢于负责、迎难而上的拼劲,以一抓到底、善作善成的韧劲,将作风顽疾彻底根除。要让“纪律警钟”常鸣耳畔,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推动整改工作走向长远、走向纵深,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