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充分肯定我国国土绿化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对“三绿”并举推进绿化祖国、全民义务植树一代接着一代干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都与大家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光流淌,树的年轮镌刻了奋斗的印记,也见证了永远炽热的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一路植树的此“念”不变,真正从中解锁奋斗密码、感悟初心使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佳绩。
读懂“青山绿水牵情切”的诗意向往,“植树足迹”里有念念不忘的生态情怀。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习近平总书记接连种下油松、金枝槐、美人梅等树苗,在厚植“新绿”中播撒希望,身体力行诠释了始终如一的生态情怀。植树造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放眼大美山河,从塞上江南到林海雪原,我们畅游在盛景里,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拥抱着生态跃动的心跳。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同频“青山绿水牵情切”的诗意向往,主动从自己做起、做身边小事干起,既要借助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等重要契机,为绿水青山献一份情、尽一份责、出一份力,也要主动培育绿色价值观,继续把“两山”理念融入工作实际和火热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真正走出一条条绿色发展道路,争做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奋斗表率。
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植树足迹”里有念兹在兹的苍生幸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和号召大家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就是源于一颗矢志为民之心。走过非凡来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慢慢增加到“盼环保”“求生态”,浓浓的幸福感也在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中逐步升温。无论是走进现代都市,在鸟叫声声、清溪缓缓的生态公园中感受宁静,还是漫步田间地头,在抬头望景、移步换景中拥抱诗与远方,把群众心声作为奋斗的锚点,就会擦亮幸福生活的万千色彩。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既要沉入一线、奔赴前沿,在问需于民中感知最真实的心声,也要挺膺担当、奉献燃烧,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用心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让美好生活更有魅力、更有诗意。
读懂“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精神,“植树足迹”里有日夜挂念的美好未来。“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十三年义务植树,我们从中读懂了坚持和奋斗、也汲取了力量和动能。一路走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斐然,一篇篇高光成绩单、一卷卷动人生态画,无不提振着我们的信心与斗志,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绿围脖”,到塞罕坝几代人奋斗不息创造的“荒原变林海”奇迹,从科尔沁沙地的“惊艳转身”重现草原风光,到将“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的右玉精神……奇迹与梦想的背后,是汗水与辛勤的累积、是意志与韧劲的较量。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精神,认真对待每时每刻、细心呵护一草一木,永远明白“积小胜为大胜”的深刻内涵,在面对艰苦环境、严峻考验时,真正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写就一篇篇动人追梦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