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写好“土特产”兴村华章

吉林省辽源市委组织部 鲁小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还是要发扬优势。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产业振兴是关键支撑,“土特产”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写好“土特产”文章,需从选准特色产品、畅通产业链条、促进多元发展三个维度发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绘就“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乡村兴旺盛景。

选准特色,锚定方向,起笔“土特产”文章惊艳开篇。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山泉鱼”“林下鸡”“生态种植”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对于那些产业发展的“后起者”或是基础薄弱的“摇摆者”而言,往往面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迷茫与挑战。若想要写好“土特产”文章的惊艳开篇,选准特色产品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立足本土资源,精准定位方向,深入挖掘本土优势,寻找能够适合当地生长、利用当地资源、带动当地发展的产业,通过精准定位,确保产业因本土而生、靠本土变强、让本土奔富。另一方面,要放大特色差异,突出竞争优势。在选择“土特产”时,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放大自身特色差异,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招鲜”,而要选择那些具有持续发展潜力、不易被模仿、亮点突出的产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通过突出特色优势,让“土特产”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通链强基,打通销路,铺展“土特产”文章丰富内容。规模化生产并不等同于产业形成,不能仅仅将果苗、菜种发放给群众种植。若想写好“土特产”文章丰富内容,就要在畅通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贯通产加销各个环节,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一方面,要强化生产环节,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另一方面,要优化加工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开发多样化的加工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果酒等,将农产品加工成休闲食品、调味品等。通过加工环节的优化,提高“土特产”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多元互融,激发活力,升华“土特产”文章精彩结尾。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土特产”产业,要促进“土特产”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为“土特产”文章写好精彩结尾。一方面,要推动“土特产”与文化产业融合,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土特产”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土特产”品牌,并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文化,品尝“土特产”,促进文化产业与“土特产”产业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土特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土特产”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游客可以在乡村体验农事活动,如采摘水果、蔬菜,参与农产品加工制作等,品尝地道的“土特产”美食,购买特色农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通过“土特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既能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又能拓宽“土特产”的销售渠道,从而实现产业的互利共赢。

发布人:小晶 发布时间:2025-4-6 09:51 收藏 阅读人次:908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